这是来自市中区人民医院的一组数据——
2018年,医院共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128面,比2017年同期增加6倍;圆满完成无偿献血任务;完成市中区贫困户白内障“复明工程”任务,贫困户白内障复明手术45例,医疗总费用181108.27元,全部实行零支付,医院减免医药费2万余元;门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10%;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12%;病理科实验室获全国免疫组织化学室间质评合格证书,也是医院首次取得国家级病理质控奖项;第三方满意度综合测评患者满意度、认同度、忠诚度较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这组数据,反映出该医院稳中向好的发展成效。这些成效的取得,是全院上下围绕医院“发展·规范年”和创建“患者满意、职工幸福、医院发展的现代化三级人文综合医院”的愿景,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结果。
以德树人, 文化建设“以病人为中心”
文化建设“以病人为中心”,能力训练,以德树人。
在市中区人民医院,每月底的中干例会后,针对中干能力训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志兵会让每一位中干做一道题,题目不是一般的语数外或专业等考试题,而是通过一则寓言故事或典故,如“天堂与地狱”“驮着佛像的驴”“1元等于1000元”“1元等于0.01元”等,让大家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启示或体会,以此促进医院中干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
刚开始训练时,有些人不理解,经过近1年的训练后,中干们都明白了医院的良苦用心:通过分享、聆听与感知,以更好地为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这一举措,促进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想办法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尽职履责,兢兢业业,积极进取。同时,使大家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学会换位思考,从细节入手,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改善病人就医体验。
不忘初心,人文关怀彰显医学魅力
医学需要人文情怀。
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宝:药物、语言和手术刀。拯救病人,包括对病人心灵的拯救,要常怀仁爱之心,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白衣天使。
医护人员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只有不断提高医学人文意识,加强医学人文学习,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近期,医院医务科接连收到来自医院耳鼻喉眼科脑外(整合资源,将耳鼻喉眼科与脑外专业合并为一个科室)病人送来的锦旗,表扬脑外科医生苏应宏、张龙及全科医务人员。
脑外科医生张龙,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平时言语不多,但与病人沟通交流则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对病人的病情介绍,治疗方案,风险评估,替代方案,检查目的,费用开支等,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地给病人或家属讲解到位,深受病人及家属的称赞。这只是市中区人民医院医生“德艺双馨、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
在病房,人文情怀彰显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上。医生、护士查房,都会拉上围帘以保护病人隐私;对病人查体,若带有进修、实习人员,带教老师则首先要征得病人的同意才进行专科检查,以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每个临床科室均有一名专职健康教育护士每天不停地在病房巡视,进行健康教育,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她们轻盈的步伐,温柔的言语,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在医院,病房环境更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每间病房电视机下面的墙上挂有一个漂亮的篮子,它是电视遥控器的“家”;病房外墙上,根据专科特点,贴有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内容,病房内墙上也挂有健康教育册供病人和家属阅读;妇产科病房墙上更有温馨提示:24小时母婴同室,不要让陌生人接近或抱走婴儿。
一点一滴的服务温暖了患者,一言一行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展现出医护人员的良好风貌和医院的良好形象。市中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用心服务”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为医院发展、为健康中国、健康内江建设添砖加瓦。
(徐春华)
新闻推荐
(记者丁洁)“甜城连心桥·网络社区对话”第22期将于4月17日下午与广大网友见面。届时,将邀请市税务局新闻发言人作为上线嘉...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