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江 今日资中 今日隆昌 今日威远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今日内江 > 正文

内江“人民电影院”往事

来源:内江日报 2019-08-23 05:14   https://www.yybnet.net/

内江电影院的老海报(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内江人民电影院老照片(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张天津

讲述人:

张天津,笔名张津,内江知名文史老人,曾供职于原内江公交公司(现内江公交集团),历任市中区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曾为市中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成员,现为市中区老政协委员联谊会会员。

背景:

1943年,张天津出生于市中区天津街,并在此居住30多年,亲历原内江市人民电影院建成。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天津为多家媒体撰文,成为业余通讯员;近十年来致力于收集内江老照片和地方文史资料,撰写多篇纪实类文章发表于《内江日报》,对解放初期以来的内江老建筑如数家珍。

◇本报记者 张小丽 整理

解放后内江城区新建的第一座地标建筑

在今天内江老城区交通路口,有一座“内江影都”。与周边时尚的现代化商业大楼相比,它的建筑和陈设都有些破旧,坐落在熙熙攘攘的繁华商圈里,显得有些落寞。但上了年纪的内江人都知道,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内江影都,曾是“四方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它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修建的内江市人民电影院。

解放初期,历经战争浩劫的国家百废待兴,各地纷纷搞起了建设。内江也不例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建筑,包括人民电影院、沱江剧院、内江旅馆、内江火车站和百货大楼。

上世纪20年代,电影就已进入内江。从早期的手摇电影机、无声黑白片,到有声片,再到彩色有声电影,至解放前,内江城区已有私人开设的营业性电影院。我的舅舅肖述明,在上世纪40年代,曾经和人合伙租场子放电影,影院地点就在原惠民宫天星大剧院,即今天影都所在地。孩提时代,我常常去电影院看热闹。

解放后,原内江县邮电局工人和内江县总工会利用恵民宫天星大剧院的设备和场地,先后开办了“红星电影院”和“工人电影院”。1951年6月,“工人电影院”移交原内江专署文教科,正式成立“内江人民电影院”,不久更名为“内江市人民电影院”,并原址重建了新的影院大楼。

新建的人民电影院引入法式建筑风格,上下两层,下面是设有1248座的大厅,上面是吊脚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门口4根挺拔的大柱子,配以20多级阶梯衬托,与当时周边低矮的建筑相比,显得气势格外宏伟,成为内江市标志性建筑。但凡来内江的外地人,都要到这里合影留念。

我查阅资料和走访当年参与施工者得知,该建筑是原川南行署建设厅留法博士焦太祥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当时施工全是人工,无机械设备。焦太祥用土办法,利用杠杆原理解决了24米大跨度的上房梁的难题。4根门柱使用重庆高标号水泥,使其在老城中心矗立近40年毫发未损。

1953年国庆节那天,喜庆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内江市人民电影院开业了。前来看稀奇的市民摩肩接踵,把街面围得水泄不通。

电影引领主流娱乐

解放后初期,人们的娱乐方式还比较匮乏,看电影是一种主流娱乐方式,很受年轻人欢迎。人民电影院开张后,不少年轻人都流行在电影院约会。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电影院以放映黑白片为主,其中不少是引进的苏联外文影片。我至今记忆犹深的有《鸡毛信》《白毛女》《翠岗红旗》等。后来,随着电影技术的成熟,彩色片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较为经典的有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等。到了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放宽银幕影片,《卖花姑娘》等走上荧幕。

我上小学时,印象中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看电影。当时的电影票,学生票几分钱一张,成人票一角到两角不等。来看电影的人各式各样,挎着菜篮的,背着背篓的,抱着孩子的,影院大门左边有一个用围栏拦住的地方,用来寄存观众的行李,1分钱寄存一次,由专人看守。

影院门口有个宣传栏,专门用来张贴电影宣传海报。当时的海报是手绘作品,由内江著名画家张义至创作,后来著名油画家刘亚明等人也加入创作。一幅海报高约3米,宽七八米,除了鲜艳的图案,还简单地标明了影片放映期限,创作一张电影海报至少要花一个星期时间。

影院内的设施很简单,一开始是石凳,后来又换成木椅、布椅。木椅声音很响,观众起身后自动弹回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因为来看电影的观众特别多,座位不够,影院方常常备一些小凳子,摆在过道上,整个影厅挤满了人。

上中学后,除了学校组织的,我自己也会约朋友去看电影。那个时候,大量国产红色影片上映,非常受欢迎。

我至今记得《青春之歌》《在烈火中永生》《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上映时的火热程度,几乎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因为一票难求,甚至出现了“黄牛”倒票。那时每天在电影院售票口购票的队伍排到几十米长,其中有候场、等退票的,有时候为了看一场电影甚至要等四五个小时。

在那个纸媒和电视新闻不发达的年代,电影成为重要的思想宣传阵地,引领着人们的思潮。不少红色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人物、歌曲都会成为热点话题,经久传诵。

电影《青春之歌》上映时,片中女主角知识女性林道静的白围巾装束,引得不少时髦女性竞相模仿,成为流行一时的经典穿搭;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塑造了江姐、许云峰等经典革命先烈形象,社会上掀起了学习红岩精神的热潮,我所在的中学还组织大家集体写观后感;《东方红》上映后,片中歌曲更是广为人们传唱……类似情况不胜枚举。

当时,内江市人民电影院还开创了《荧幕报》,在每次电影开始前会利用观众进场的两三分钟时间,以字幕加播音的形式,播放两三分钟本地新闻,成为当时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窗口。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内江市人民电影院建筑年久失修,经批准于1989年部分拆除,重新修建为六层综合大楼,改名内江影都。除了影院,影都还配套发展了多项副业,包括咖啡厅、休息室、歌舞厅等,继续成为当时内江的标志性建筑。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新兴商业影院不断进入内江,影都在几大影院的夹击中,逐渐走向没落,到2015年,影都只剩下一间仅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影厅,几乎无人问津。只有原来的建筑和名称还在,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

新闻推荐

奉献爱心点亮希望 助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内江市举行2019年“公益福彩·帮困助学”助学金发放仪式

(记者邓婉蕾)8月22日,由市政府主办,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承办的2019年“公益福彩·帮困助学”助学金发放仪式在万达广场举行...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内江“人民电影院”往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