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柳枝
蒋双建(左)甘当“泥瓦匠”
重新培植绿化带
◇本报记者 邹明 文/图
深冬时节,内江大洲广场员工蒋双建看到草坪上一个井盖破损,便和同事一起修复井沿,并自制水泥板盖上。蒋双建被同事们称为“泥瓦匠”,他是一名退伍老兵,曾立过三等功。老兵退伍不褪色,蒋双建10多年来一直保持军人本色。广场围墙破了,自己动手修补;卫生死角有垃圾,和同事们下沟钻洞清除;每天早上6点便在广场上清扫枯枝败叶,深夜一两点还有他巡逻的身影。
这是内江园林人为内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默默付出的一个缩影。
自市委、市政府印发《内江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以来,内江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全员参与的“创建保卫战”。那些早出晚归的园林人,值得颂扬和学习。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盘大棋,也是一盘细棋。内江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系统在辖区内完成了一系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作。
甜城湖世纪滨江至沱桥段防洪堤园林绿化全面提升,总绿化面积约为3304平方米;在国家法定节日期间,完成鲜花摆放24.89万盆。如今,游玩的人在这里分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红利。
在塔山公园,新添防锈木椅52张、垃圾桶21个;完成了全园范围内的植物补植,其中乔木52株、灌木140株、草坪800平方米,增设显示屏1块。现在,游人看到的是绿地青山和碧水蓝天。
在梅山公园,新添防锈木椅30张、垃圾桶30个;完成了全园范围内的植物补植,其中乔木148株、灌木12604平方米,增设显示屏1块;提升公园夜间照明水平,照亮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
在清溪湿地公园,绿化补植工程全面展开,其中乔木49株、灌木687株、草坪1000平方米;对全园缺株少窝的绿地进行调整、补植,为创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散步、谈心,可看白鹭齐飞,可闻腊梅香味。
内江人民公园,道路硬化了25000平方米,绿化园区达到40000平方米,达到“可在地上打滚”的效果。公园内,古树参天、花香扑鼻,游人如织。
在占地面积280亩的大洲广场,小桥、流水、廊道,处处如画。经过园林人不断努力,绿化率达到75%,陈旧设施更新,宣传标语多达110幅,增设两个LED灯,电子屏滚动播放创卫知识,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大洲广场作为内江城市之窗,越擦越亮。
提升城区道路绿化率、观赏性,既是重点、难点,也是内江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创新发展的课题。
举措一:播种野花组合,提升入城景观。在成渝高速公路进出口路段,清除原有野花,重新播种柳叶马鞭草、黑心菊、矢车菊等多年生的草花,共计约3000平方米。
举措二:充分做好开挖前植物清点和移栽工作。在甜都大道、汉渝大道、汉安大道等道路口,仅2019年上半年,经过20次现场踏勘,移栽乔木161株、灌木941平方米、灌木球11株,占用绿地9077.5平方米。
举措三:重修剪,提升观赏性。行道树修剪工作重细节、重艺术、重培植,园林人夜以继日奔忙在花草树木间,诠释了园丁的内涵。在甜都大道、大千路、老入城线等9条道路修剪乔木2461株。
举措四:绿化带增补是园林人的常态化工作。在汉安大道,栽植紫玉兰、黄花风铃木等开花和彩叶乔木共计1717株,栽植九重葛等灌木球43株,就地移栽乔木和灌木球共646株,栽植木春菊、红叶石楠共计16637.6平方米。在兰桂大道、汉安大道等25条道路,补植缺失、死亡的植物,累计补植乔木216株、灌木球103株、灌木和草坪10984平方米。
此外,在汉安大道西段、玉屏街安装隔离网1800米,隔离城市绿地和其他土地,防止其他作物进入绿地栽植,保护绿化成果。
记者了解到,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内江每一个公共休闲公园的基础设施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环境卫生立体保卫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础设施是核心,全民参与是关键。
在梅山公园,经过多轮大扫除、清理杂树,保持了公园花草树木的观赏性;打扫卫生死角,清理垃圾四五车。
据了解,梅山公园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就发动全员战斗,形成了“5+2”“白加黑”创卫机制。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景观亮点,提升了全民创卫意识。
在全面美化环境卫生行动中,梅山公园周边的老旧小区居民被感动。向窗外空地、死角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没有了,市民普遍参与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动中。
在清溪湿地,全体园林人全天候参与。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做法:甜城湖岸边,上游来的垃圾成为卫生清除的难点。“24小时人工打捞机制”确保湖岸始终干干净净。据了解,清溪湿地的泥沙多,排水沟多,拍照片的游人多,实行人人都是保洁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创卫”格局。
据了解,2019年夏天,内江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机关及各公园、广场共70名创卫志愿者对市园林部门包片负责的市中区鞍山路水果市场铁路洞口至鞍山路219号院坝的卫生进行了彻底整治,清除了堆积10余年的垃圾堆5个、卫生死角4个,清运垃圾6车,清理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
在大洲广场、人民公园、塔山公园,每一个角落都有园林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默默付出的身影。一车车垃圾被运走,一个个设施清洗如新。园林人身先士卒,充分起到创卫先锋作用,感染市民自觉加入,正能量持续扩散。
每天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的保洁工作,让园林人成为内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铁军,他们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他们中涌现出的典型,是园林人的骄傲。
先进人物不断涌现
退伍老兵蒋双建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巡逻,直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有一天,蒋双建“健身步数”超过43700步。每天,他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累了就在停车场盖上军大衣打个盹;哪里设施坏了,都是他和同事动手维修,他被誉为“全能的泥瓦匠”。
四级残障人陈云川在大洲广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动中处处争先,时时抢累活干,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打赢内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每一个战役,我不能讲特殊。”陈云川说。
梅山公园老员工吴丹还有一年便要退休了,从动员令开始,她便认真工作。从早晨天刚微亮到夜幕降临,她用脚步丈量园林人困难面前不退缩、责任面前不让步的初心和使命。
看,大洲广场“打扫得比家里还干净”;听,群众评价人民公园“洁净得可以打滚”!漫步清溪湿地,风景这边如画;梅山公园,载歌载舞伴有鸟语花香。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人谱写了壮丽的奋斗诗篇。他们用行动和汗水,诠释了园丁精神,建设了美丽家园,为创建团结、文明、和谐、美丽的内江奏响了进行曲。
新闻推荐
卓逸·三元汇石羊大道城南新区建设者建设中的吾悦广场建设中的新华集团维港城俯瞰塔山公园◇本报记者王斌黄正华文/图市...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