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大楼测量体温处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级医院冲锋在前,成为战胜病毒的主战场。
作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之一,市中区人民医院针对防控工作中的困难,想方设法,主动作为,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志兵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徐春华全媒体记者刘颜 文/图
抗击疫情, 防御先行
疫情发生后,市中区人民医院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随时待命 ,参与疫情防控。为确保防控工作有效展开,医院立即完善应急预案、职责流程,进行多次应急演练。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调动院内医护人员,以呼吸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检验科的医务人员为第一梯队;以心血管内科、内分泌血液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行政后勤医护人员为第二梯队;以外科系统组建第三梯队,纵深安排,全员分类、分批次进行高频次、高密度的院感防控、医疗救治、戴口罩、穿脱防护服等培训并考核,人人过关。梯队排兵,多措并举,“我们不仅要保障前线人员充足,后备力量雄厚,使其召即来、来能战、战则胜,还要保证病人正常需求不受影响。”何志兵说道。
联防联控,精准施策
作为疫情阵地,医院防控措施必不可少。2月17日下午,记者探访市中区人民医院门诊部。门诊大楼处,“三区两通道”标识格外醒目。
在医院大门口设有第1级预检分诊,对进入的所有患者和家属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发热人员(体温超过37.3℃)或有流行病学史者,立即专人从左通道陪送到发热门诊就诊。第2级预检分诊,在门诊各楼层护士站设体温监测点,对所有就诊患者监测体温,及时筛查发现发热病例。第3级预检分诊,门诊医师接诊患者时再次监测体温和询问流行病学史,对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立即告知诊区护士,由护士陪送到发热门诊。这是市中区人民医院针对疫情启动的“门诊区域三级防控”措施,层层筛查,不漏一个新冠肺炎患者。
医院用3天3夜3次改造发热门诊、流程再造,完成“三区两通道”建设。发热门诊留观病房设置于门诊独立一角,最大程度保障医疗安全。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医院领导班子现场办公,克服门诊部空间、硬件、防控等诸多困难,仅用2天时间改造门诊四楼、五楼,并很快投入疫情防控使用。坚持“四集中”原则,医院仅用1天1夜,改建好乐贤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在防“疫”抗“疫”战场上,医院尽最大努力第一时间筑牢防线,最大可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病毒凶恶,形势严峻,人民群众同样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参与者。面对疫情,医院全力做好宣传,引导市民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预防疫情、冷静应对疫情。医院大厅电视机及LED显示屏循环播放正确洗手、戴口罩等注意事项;志愿者向医院病人及家属发放告知书,并耐心讲解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及如何科学防范等;开通热线电话,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线答疑,采取多种方式将各类信息输送给群众,缓解群众的焦虑。
全力保障,齐心协力
“非常感谢后方的支持和关心,让我们在‘前线打仗’也没有后顾之忧。”2月17日,援助湖北的市中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苟华在微信上发来了一段感谢的话语。
医院响应国家卫健委和省卫健委号召,组建一、二、三梯队医务人员随时待命出征武汉,苟华便是市中区人民医院驰援武汉的第一人。
此外,市中区人民医院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保证病人正常就诊需求,确保后方阵地安然无忧。
“疫情虽有好转,但也不能盲目乐观。我们仍要加强防控,严防死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民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何志兵表示。
新闻推荐
执法人员在药店检查(记者李乐)2月18日上午,市中区市场监管局4名执法人员对南环路一家连锁药店落实退烧药物实名登记情况进行...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