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江 今日资中 今日隆昌 今日威远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今日内江 > 正文

做强农业品牌 发挥节点效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江农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20-02-27 06:34   https://www.yybnet.net/

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田文平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后的全国第四个国家级城市发展战略区域。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发展机遇,内江要凸显融入“成渝之心、联通成渝”定位,以“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为突破口,全力探索成渝特大城市农副产品供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聚能发展,为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提供新动能、新方式和新路径。

一、聚合现代农业产业

随着成渝地区城市增长极形成,内江农业产业如何在新时代有效聚合农业产业发展要素,着眼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内江提振融入双城经济发展“大合唱”中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突出“四大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全产业链农业聚集区。放在双城格局中审视,特色农业是内江有效融入的优势所在。要推进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打造“内江黑猪”全产业链聚集区;筹备办好2023年第七届世界无花果大会,打造无花果全产业链产值聚集区;全力实施资中血橙“双3计划·百亿产业”计划,扎实推进现代水产生产方式,打造资中血橙、渔业全产业链聚集区。二是擦亮品牌金字招牌,布局成渝城市群菜篮子。以“中国黑猪(内江猪)之乡”“中国血橙之乡”“中国无花果之乡”“中国鲶鱼之乡”四块“国字号招牌”为依托,形成“两支果、一头猪、一条鱼”的全国行业标准认定体系,尽快抢占成渝城市群市场旗舰区位高地。三是提升深加工转化能力,从结构破局溢价瓶颈。深入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引进一批知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小微加工企业,打响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四是搭建仓储物流平台,构筑农产品商贸流通网格。“内江产”农副产品配套成渝城市群的关键步骤是要搭建完善的仓储物流平台,铺设占领市场的“前置一公里”。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创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取向,需要不断塑强内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构建实现区域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一是依托三大国家级园区,培植现代农业产业研创沃土。充分用好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内江农业科技园区三支“国家队”,力促农业科创成果培育转化。二是依托内江农业科学院,不断攻坚特色农业科技成果。充分运用内江农科院现有优势研发成果,积极承接四川省农科院的高精尖成果技术,提升农科成果质量效益。三是依托“三新经济”发展模式,聚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通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农产品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农业运行模式。

三、打响“甜城味”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以发展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突出“甜城味·大千故里优质农产品”市域公用品牌,不断促使内江农副产品提质增产,延展农副产品产业链条,形成承接成渝,吸纳全球的农业产业集群化、标准化、科技化展示展销推广平台城市。一是对标国际,着力实施“甜城味”品牌标准塑造。以“甜城味·大千故里优质农产品”市域公用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品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甜城味”农副产品分级标准认证。二是合力攻坚,全方位开展“甜城味”品牌运营推广。以“互联网+农业+品牌+农创”发展理念,通过第三方独立运营推广“甜城味”品牌,充分运用“两微一抖”网络资源,不断提高“甜城味”品牌知名度。三是提标升级,深入推广“甜城味”品牌精品战略。在提标升级“甜城味”品牌农产品时,打造“甜城味”精品品牌,充分运用内江地域青山秀水好空气的优质农产品, 量身缝制“甜城味”精品农产品华丽品牌外衣。

四、做强城市间农创产业经济

在双城经济发展中,要突出“项目带动产业、以园区带动地区”发展模式,着力发展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提升以创新为核心的农创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形成地区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重要标志,实现内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独辟蹊径,为内江农业注入文创设计。用文化和创意手段去改造内江农业和农副产品,坚持“凡推出,即爆品”建设思路,深挖内江风土人情, 嫁接传统文化加以升级设计,全力营造感动人心的农产品。二是蓄势突围,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农创产业链。加大对农业文创领域投入,培育一条“农业智造”产业经济,为下一轮农业产业发展谋求新的增长热点。三是重塑美誉,打造“盛世甜城”升级版。充分调动“甜城”品牌感知能力,做好内江糖业历史遗迹文章,结合“声、光、电、色、景”元素,在感观意向上再现内江糖业盛景,借鉴西安“大唐不夜城”项目理念,营造时空穿梭、步动景移、辉煌壮丽的农耕图景——“盛世甜城”。四是做深做强,打造农创综合体产业品牌。

积极对接华侨城、万达、方特文化等大企业打造农创特色小镇、游乐项目,依托沱江沿岸山形地貌、打造“映象沱江”等大型实景剧,研发开创“甜城味”主题精品农旅客栈、酒店等服务产业。五是以产拓链,加快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内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文化优势,在原有的产业功能基础上,将农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推广,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六是突出区位,加快成渝半小时康养生活圈建设。利用成渝城市群中半小时探望老人先天区位优势,建设精品康养度假庄园、田园综合体式疗养度假小镇、田园养生国际漫城,形成成渝双城经济圈都市康养生活革命。

五、创领“甜城味”特色餐饮体验

尽快布局发展内江特色餐饮统筹融入地域历史、文化、民俗特色,打造内江餐饮亮点特色文化。一是谋篇文化,培育壮大“大千特色餐饮”产业链条。紧扣“地域文化是餐饮发展之魂、品牌文化是餐饮发展之旗”主题,围绕“大千文化”品牌,做强“大千美食”名片。二是聚焦聚力,创领成渝“甜城味”品牌餐饮形象体验。以授权形式在成渝两地人流量大的网红打卡点设立以“吃”为主要体验场景的“甜城味”餐饮形象直供体验店,增强“眼见为实”的信任感。三是创新理念,探路“内江黑猪”回锅肉中央厨房体系。背靠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探索建设“内江黑猪”回锅肉中央厨房项目,将一道绝美“回锅肉”送达全国百姓人家。四是整合资源,力推“资中鲶鱼”特色餐饮品牌建设。有序规范“资中鲶鱼”特色餐饮,形成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授权式管理,形成“资中鲶鱼”标准化烹调标准,确保“资中味道”的地道统一。

六、做优农副产品供给服务能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能够辐射四川15个市和重庆市27个区(县),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内江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坚持从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三个层面不断调整完善,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特色布局、深度开发和专业化生产,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一是全力以赴,建设成渝城市群绿色优质农副产品直供网络。形成内江农产品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流通模式,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成渝城市群农产品流通供给网络建设,不断提升营销水平和能力。二是用心尽责,保障“甜城味”农副产品食品安全。依托省级质量追溯平台和“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对“甜城味”农产品实现全产品库二维码溯源体系,用更严的“卡尺”,提升内江农产品的“含金量”。三是砥砺奋进,实施“四大特色”产业农产品提质扩面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要求,大力实施现代特色农业3年攻坚行动,不断增点扩面、提质升级。

新闻推荐

把关爱送到“疫”线职工心坎上内江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防控专项资金220余万元

为返岗务工人员发放宣传资料和口罩(记者张生俊)2月26日,记者从市总工会了解到,内江市持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为防疫...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做强农业品牌 发挥节点效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江农业发展的思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