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家里没人照顾,但他们又不肯去住养老院,觉得没面子”“我父母不排斥养老院,但我们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合适的,要么条件不好,要么价格太高”“人老了特别需要关心和照顾,希望社会多为老年人提供一些方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60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为1762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1.13%;65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为1182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4.17%。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就标志着进入了深度老龄化。
围绕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课题,一些委员开展了大量调研,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会场声音——
荆小庆(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秘书长):近年来,随着有关政策的出台,由政府主导的养老服务业迅速发展,社会资本不断聚集,形成了医疗康养、旅游康养等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趋势。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问题,如相关立法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金融、土地、税收等要素保障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资源匮乏等。此外,由于观念陈旧、认识不足,很多老人不认同养老机构,导致家庭养老压力大、负担重,五六十岁的子女照顾七八十岁的父母这种“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情况不少。
人口深度老龄化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议成立省级养老服务产业领导小组,开展养老服务专题研究。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资金、项目、服务的“组合拳”效能,尽快建立养老行业标准,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并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要持续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高效地利用闲置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基层医疗向居家和社区延伸,推出形式多样、适应不同老年群体需求的服务,构建“住、养、医、护、康”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转变养老观念。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议继续实施“百千万养老人才骨干队伍建设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探索研究护理员特色岗位津贴制度,积极培育养老服务公益社会组织,建设志愿服务队伍。
张永(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内江市委主委):养老问题事关国计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内江市为例,目前,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正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去年,内江市成功申请开展“养护通智慧养老服务业”全省标准化试点,积极打造内江养老机构标准化样板;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等九大行动,着力完善市场规范,建立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养老服务基础通用标准等五大标准,加强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衔接,增强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要素保障不力、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部分养老机构仍存在基础设施老旧、管理方式落后、供养能力不足等问题。
当前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应积极健全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保障。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建起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养老服务机构。二是明确职责。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多元推动,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政策激励。出台更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多措并举,多元化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四是建强队伍。建立养老人才队伍培训体系,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卫生健康部门开展专题培训和消防演练,提升养老机构抗风险能力和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唐召怡
新闻推荐
⒋擦拭消毒⒌铺床准备⒍日常消毒⒎厨房消毒⒉科学洗手⒊有序用餐⒈学戴口罩◇本报记者黄正华王斌文/图5月6日,高、中小学...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