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秋怡 张明海 周海波
7月23日,骄阳似火,地处内江市威远县的川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烧结车间控制室内却很清凉。
三排大屏幕显示屏传送着现场作业最新画面、技术人员在电脑前不停地修正工艺系数、对讲机不时响起工作指令……“钒钛生产线已进入主要依靠电脑进行操作的信息化时代。”车间主任程美福告诉记者。依靠创新驱动,传统钢铁企业川威正从“钢铁时代”跨入“钒钛时代”。
“破”与“立”——内江在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中进行着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在创新中蓬勃、城市在扩展中生长、乡村在巨变中美丽……在次级突破的道路上,内江离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越走越近。
走绿色发展路 再造“产业内江”
如何既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基础优势,又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兴工业化之路?这就是内江工业发展“破立之道”——“破”落后产能,通过引进技术、资本,加强自主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立”新兴产业,一开始就立足于高端引进、科学布局。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川威集团正在实现从高耗能、低附加值的“钢铁时代”,迈向低碳环保高附加值的“钒钛时代”,今年销售收入有望破500亿元大关;随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60万千瓦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并网发电,内江每年将新增发电量33亿千瓦时,实现世界火力发电和节能减排技术的重大突破……
新兴产业破茧而出。内江充分发挥“成渝之心”的区位优势,配套成渝、错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崛起,随着惠普、巨腾国际等行业巨头入驻,内江已成功融入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到2017年力争培育成100亿元产业。
如何实现“工业绿色化”?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表示:“绿色低碳已成为当今全球产业发展的潮流,资源综合利用是内江最大的特色,通过不断探索,我们正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再造一个‘产业内江\’!”
内江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史,是最好的体现。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成,使内江废旧商品回收从一个行业变成一个产业;通过与大型央企和世界500强韩国SK合作,再生资源利用迈向产业高端——总投资1.5亿元、3万吨废PET清洗线生产能力“瓶到瓶”项目即将投产,内江再生资源产业将实现从初加工到成品生产的历史性突破。“依托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城西工业园区等七大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
在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三大投资促进活动”中,内江引进15户世界500强,27户央企、国企和15户知名民企,外来投资总额近千亿元。随之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内江发展效率”:今年上半年,内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均居全省第5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速居全省第2位,贷款余额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
改造提升旧城 建设内江新城
7月24日,内江市汉安大道东延线高架桥正浇筑梁柱。作为成渝城际高铁客运站至内江城区的重要枢纽,该工程今年底前将完工。
汉安大道全长10多公里,是“内江新城”东西走向的重要干道。记者从内江市新城办获悉,“内江新城”目前已开工117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7.7亿元。
建设内江新城,不仅是推进城镇化的需要,更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需要——内江城区现有50万人口中,
(下转06版)
新闻推荐
近年来,威远县立足于技术上节能减排、产业上优化升级,积极打造清洁建材工业。作为威远建材工业旗舰的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建陶生产企业,生产的建筑陶瓷三砖(地板砖、内墙...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