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歌,人们会想起“刘三姐”及壮族山歌,而威远的“石坪山歌”却鲜为人知。这一拥有200多年历史、纯正的原生态民歌,在威远、仁寿等县20余个乡镇盛行,传唱人口近300万。
据威远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倪鹏志介绍,“石坪山歌”的产生,源于清代中期湖广人口大量迁徙四川,一些客家人落户石坪地区观音滩后,与当地文化融合而创造山歌。加之当地独特的穹隆地貌,山高路险、峡谷密布,人们出行和劳作十分艰辛,为驱除劳累或隔山交流,便产生了原生态的“石坪山歌”,并形成了歌事、歌俗、歌礼、歌规等民间民俗。
“一根扁担两头长,双手摸到桶梁梁;家中还有半缸水,假意挑水看情郎。”“石坪山歌”以抒情为主,节奏舒展,感染力极强。其曲牌颇多,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内容也十分丰富。2012年出版的《石坪山歌》就收集了238首,反映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和本土风情。由此,“石坪山歌”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2年摘得“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银奖,2013年荣获全国社区教育音乐展播一等奖;其发源地观音滩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观音滩镇党委委员罗利勇说,为传承和弘扬“石坪山歌”,镇里将其列入全镇中小学的音乐课,组建了“石坪山歌艺术团”,每两年举办一次“石坪山歌汇演”。据了解,投资50多万元的“石坪山歌展演场”,将于今年春节前在观音滩竣工,村民们将在山歌中欢度佳节。 陈志强 本报记者 李果 整理
新闻推荐
威双路路面改造工程,经威远县发展和改革局威发改发【2010】268号、威发改投【2013】39号、威发改投【2013】65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威远县交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采用公开...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