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彦伶 本报记者 刘川
1980年出生的威远电力系统职工钟林峰如今已有100多位“弟弟妹妹”。
4月3日,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中心学校初三学生朱秋一吃过午饭就等在教室里。他听班主任老师说,今天“钟哥哥”要来。下午3时,带着今年在单位募集的8000多元钱,钟林峰如约来到学校的“川电留守儿童之家”,十几个孩子一走进教室便围着钟林峰一个劲地叫“钟哥哥”。钟林峰看到一旁的朱秋一,上前摸摸他的头,笑着问:“最近过得好吗?”朱秋一端来开水和“钟哥哥”说起最近学校里发生的事。
越溪镇距威远县城45公里,四面环山,村里大多数人外出务工,越溪镇中心校初中部近70%的学生是留守学生。2009年,钟林峰和单位的志愿者在该校举行爱心活动时,结识了学校的留守学生,并在学校设立“川电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普遍比较害羞、内向,自尊心强,对自己要求高。”钟林峰说,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帮扶需量身定制。在“川电留守儿童之家”: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满活动桌椅、体育用品,还有两台可视频通话的电脑。“多亏钟林峰和其他志愿者,现在一到节假日,孩子们就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通话。”越溪镇中心校教务主任官健介绍,这里已成全校280多名留守学生的“家”。
如今,参加帮扶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已由最初的9人增至20人,投入资金近10万元,受益留守儿童超过100人。
今年初,钟林峰和他带领的志愿者团队,“认领”了困难学生曾美俐的心愿:曾美俐在2010年被查出患有股骨头缺血坏死,下肢丧失行动能力。曾美俐的心愿是去图书馆、拥有一套新衣服。志愿者们背着曾美俐穿梭于图书馆和商场,帮她实现愿望。
受此启发,钟林峰正计划把爱心延伸到“家”外,将附近几所小学也纳入帮扶范围,并动员社会力量关爱困难家庭学生。“谢谢钟哥哥为我做了那么多,我长大后也要像钟哥哥那样帮助别人。”朱秋一说。“微不足道的付出能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希望,我很幸福。”钟林峰说。
新闻推荐
不需担保公司担保不需经营权反担保6月20日,威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刘阳德与向家岭无花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常务副理事长刘永发,在被命名为“权益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的贷款...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