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洁 徐静 实习生 张丹玥
“中国的消防员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生命!真英雄,敢逆行。”——这是吴俊寰生前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话。
这句话,像口号,更像是承诺。31年的短暂生命里,吴俊寰用了15年去践行这句话,在他火热的青春年华,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在救火救人。
灾难面前,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保护群众的同时,也保护着自己的战友和兄弟。他曾多次和时间赛跑,参与过灭火救援战斗上千次,解救危难群众百余人,抢救财产价值近千万,多次被部队和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选为“川南最美消防员”。
A
悲壮——
冲向火场的逆行背影
威远县镇西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出勤记录本上,1月20日登记的那起火灾,本该由值班队长吴俊寰填写处置情况,可他却再也没有归队。
战友们忍着眼泪,替他记录当天的火灾处置情况。颤抖的右手在半空中悬了很久,镇西镇专职消防队副队长邹峰才在伤亡情况那栏,写下了“1”人——多次和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挽回生命的吴俊寰,这一次,却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8年1月20日12时50分。
当天上午10时19分,有群众报警称,镇西镇中心村一处民房发生火灾。接警后,市消防支队威远县大队凉风路中队特勤分队二班班长兼威远县镇西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吴俊寰,立即带着童建军、钟林和钟林志3名专职消防队员赶赴现场。
“10点50分左右到达现场后,我们立即询问侦查现场、展开救援。”童建军回忆道,“吴队长组织大家灭火,我和钟林分别担当2号和1号队员辅助他的工作,钟林志保证供水,同时请求中队增援。”
灭火救援工作正有序开展,忽然有村民喊:“里面好像有人!”
“这户人家男主人陈包炳已76岁高龄,长年患哮喘疾病;女主人已68岁,视力不好;41岁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钟林回忆说,当时现场群众反映,只知道婆婆和儿子已经出门去了,不知道男主人是否还在屋里。
人命关天!经过现场询问和勘察,吴俊寰率先冲进火场搜救。后面的钟林和童建军还来不及进去,便听到了墙体倒塌的声音,童建军赶紧让现场群众帮忙拨打120 ,然后和钟林冲进了屋内。
烟雾弥漫中,却没有看到吴俊寰的身影。他们用手在废墟中使劲地刨:“刨了差不多三四分钟,终于看到了吴队长的头盔……”
这时,周围四五个村民有的拿着锄头,有的徒手,在现场不停地刨,终于将吴俊寰身上的残渣刨开。当童建军把空气呼吸器面罩从吴俊寰的脸上拿开时,看到自己的队长满脸是血。
“当时队长侧躺在地上,空气呼吸器面罩已经被砸烂了。”回忆起当时场景,童建军泪流满面,“我一直在喊‘队长!队长!\’喊的时候都看到队长的手指还在动!”
现场群众帮忙把吴俊寰抬出去,做了几分钟的心肺复苏,仍不见他苏醒。此时增援力量到达现场,大家一起将吴俊寰抬上车,火速赶往医院。
车开出后不久,就碰上了120救护队,救护队坚持抢救一直到医院也没放弃。但因受伤太重,吴俊寰年轻的生命,还是在2018年1月20日中午12点50分,戛然而止。
“很后悔,没有快点把队长刨出来……”1月25日,镇西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钟林的手还有些微微颤抖。在他看来,如果刨快一点,说不定队长就不会牺牲了。
“进入火场前,队长说了一句‘里面有被困群众,我进去搜救,你们协助!\’”至今,这句话还在钟林耳边回响。这是吴队长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而队长逆行冲向火海的背影,那样果敢,那样决绝,那样悲壮!这个画面,将永远定格在这个年轻消防队员的脑海里……
B
无畏——
危难面前的生命斗士
这不是吴俊寰第一次如此决绝地逆火而行。
2011年2月3日,威远县龙会镇腾达塑料厂发生火灾,中队官兵赶到现场时,大火正在厂区的生产线和仓库之间肆虐。仓库一旦全面起火,火势将无法控制。现场指挥员立即组织成立攻坚组,前往仓库着火区域堵截火势,作为辖区中队骨干,吴俊寰主动请缨参加攻坚组。灭火救援行动从凌晨5点多展开,他所在的攻坚组鏖战了8个多小时,其间攻坚组队员换了两批,可吴俊寰始终坚持在战斗一线。
“他跟现场指挥员讲,他最熟悉情况,他不累。可连续战斗下来,他的手脚都麻木了,在归队登车时险些摔倒,这些细节战友们都看在眼里。”忆起往事,吴俊寰的战友王建由衷感到敬佩。
这样的事不止一例,吴俊寰参与的也不仅仅是救火,无论面对怎样的危难险情,在救援中他都身先士卒不休不已。
2012年7月24日晚,威远县连界镇遭受特大暴雨,造成房屋倒塌、泥石流等灾害,数百名群众受灾,10余人被困等待救援。吴俊寰随队出警,到达现场后,洪水已经淹没了沿街多间店铺,且还在一直上涨,10余名群众被困危楼。
情况不明,现场指挥员要选派人员探路,吴俊寰立即站了出来。
被淹的街道地势很低,不少地方由于路面施工出现大小不同的坑和高坎,吴俊寰在前面一边试探一边叮嘱身后的战友注意安全。在前进至一家电子游戏厅旁的巷道时,一个不明坑井致使一名救援战士扑倒在了水中。身后的战友急忙丢出安全绳,正在前面探路的吴俊寰不顾危险,返身急回和战友们一起将扑倒的战友救起。在营救战友的过程中,吴俊寰右膝盖被水中的锐物划伤,血流不止,指挥员徐松宝让他撤回来,可他毅然拒绝:“现在要抢时间,我先走!”
继续淌着齐胸的洪水,吴俊寰用自己的身躯硬是给被困群众探出一条撤离路线,帮助被困群众脱离险境。到达安全地点后,他已经浑身湿透、满身泥水,腿部仍在流血,不少被救群众又是心痛又是感激……
一次次,与水火灾难抗争,和时间赛跑;一次次,冲在最前面,退在最后面。吴俊寰参与过灭火救援战斗上千次,解救危难群众百余人,抢救财产价值近千万,多次被党委政府和部队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选为“川南最美消防员”。
威远消防大队凉风路中队指导员韩超也曾搭档吴俊寰参与过救援。在他眼中,吴俊寰火场救援经验丰富,是吴俊寰手把手教给了他现场的实战经验。
“这样的场景,再也不会出现了。”韩超恨自己那一刻没有在吴俊寰身边。曾长期被吴俊寰保护的他,希望也能保护吴俊寰一次,他还想和好兄弟继续并肩作战……
C
难舍——
同生共死的浴火青春
1月25日,威远县镇西镇政府专职消防队。
这是吴俊寰走后的第六天。傍晚,万家灯火炊烟起,当人们都在家欢乐团聚享用晚餐时,专职消防队的队员们却在餐桌前正襟危坐。
“队长,我们今天加菜,有你最喜欢的番茄炒蛋……”餐桌的一边,空出的位置摆放着一副碗筷,队员们轮流往里夹菜,不一会儿,碗里就盛满了。
这个空出的位置,是队员们留给吴俊寰的。
“队长……喜欢吃我炒的菜……”镇西镇专职消防队副队长邹峰话还没说完,泪却已经夺眶而出,数度哽咽,在场的队员早已泣不成声。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而此刻,却是众多好男儿最伤心的时刻。
“我们都不愿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邹峰抹着泪说,每次吃饭时队员们都习惯了给吴俊寰盛一碗,“就感觉队长还和我们在一起。”
吴俊寰生前所住的队长宿舍门敞开着,军被整整齐齐叠放在床上,桌上放着他生前一直在用的玻璃杯。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仿佛它们的主人在救援之后还会回来。
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吴俊寰来到镇西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刚好1年零1个月。一开始,邹峰为自己可以和吴俊寰一起共事而感觉十分荣幸:“很早以前我们就认识,他的名号很响,因为他年龄不大,却是一个消防老兵。当得知他是队长我是副队长的时候,我好开心,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短暂……”
“他很少有什么豪言壮语,说得最豪气的就是‘我是一名消防战士\’!”邹峰说,吴俊寰的妻子是山东人,而吴俊寰是广元人,两人在内江相遇,并且也准备将家安在威远,所以,他把这里当成了故乡,把这里的人民当成了亲人,每一次相救,都义无反顾毫不懈怠。
英雄无言,正气长存。吴俊寰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1岁,而在内江,他已默然守护了15年。平常时候,他在;佳节时刻,他也在。他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点亮了“险境里的那束希望之光”。
新闻推荐
(黄昭雪温鸣)2017年以来,威远县以“贴心为民、阳光行政”为主题,以民政资金监管为突破口,积极构建“442”民政资金监管体系,打造廉洁民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442”体系即:一人一档案、一季一...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