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江 今日资中 今日隆昌 今日威远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今日威远 > 正文

守正创新传瑰宝 不忘初心保健康 内江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综述

来源:内江日报 2021-03-26 07:58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在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栽种中药材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玲

3月24日晚上7点左右,天色渐晚,内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灯火通明。“研究生夜间门诊”的医生正在接诊,推拿馆内医护技师忙着为患者进行特色中医服务。

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是内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最为繁忙的时候。“白天上班,特意晚上过来做理疗,很方便。”市民肖女士在家吃过晚饭后,来到医院做推拿、针灸,治疗困扰已久的肩椎问题。经过前期三次的特色中医治疗,肩椎疼痛问题得到缓解。肖女士说,对于上班族来说,如果到医院看一些亚健康方面的疾病,时间上很难兼顾,但夜间诊疗服务为她解决了难题。

在内江,老百姓能如此方便地享受特色中医服务,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提升中医内涵,惠泽广大民众”目标,以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文化宣传为重点,有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中医药基层服务网络建强建优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内江的一块“金字招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特有的地缘优势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让“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成为内江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

在威远县新场镇,新场镇卫生院的“中医馆”,比卫生院的“名气”还大。中医门诊、中药房、中药煎药室、中医康复治疗室、中医住院部……走进古色古香的中医馆,中药飘香,充满古韵。

患者王勇,曾在省上的医院治疗,专家建议他回当地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中医康复理疗。王勇告诉记者,他已经做了核磁共振,诊断也明确了,但还是希望能接受传统的中医治疗。家门口就有中医馆,有这么好的医疗资源,他也不用专门跑到省城去了。

同一时间,在资中县中医医院,不少市民也在寻求中医药调养。作为一家中医医院,该院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发扬中医国粹,比如,康复科结合现代康复、理疗等先进理念与技术,运用中药外敷、针灸、中药熏蒸、刮痧、火罐、小针刀、臭氧等治疗方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中风后遗症、风湿、软组织炎、四肢关节病、骨折愈后气滞血瘀等疾病。

在内江,基层卫生室的村医都经过严格培训,能熟练开展各项基础中医服务。东兴区椑木镇河口村村卫生室,虽然只有不到70平方米,但包括中医服务的功能分区明确,针灸、拔罐等常见特色中医康复治疗服务都能在此开展。村民沈远现的脚曾被石头砸出了瘀血,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村医张勤玉为其做了几天针灸后就恢复了。

近年来,内江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重点,出台《关于调整中药饮片和部分中医药诊疗项目等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内江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十条措施》等文件,以及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应用和推广的优惠政策。“十三五”期间,内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173.76万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目前,内江拥有中医医院10家,中医诊所268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7个。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室、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率等指标均达100%,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45.53%。

随着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优建强,内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经络”得以打通,已构建起“市县(市、区)中医院+乡镇(街道)中医馆+村级卫生室中医角”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越来越多的内江人走进了中医诊室,或治病求方,或养生保健……中医药服务,在体系不断完善、能力显著提升中触手可及。

中医诊疗特色优势发扬壮大

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肆虐全球。

内江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释放战“疫”力量。

去年初,内江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魏女士治愈出院时,她的咳嗽还没有好断根,西药已经停了。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中医组组长、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刘晋利为她开了十多天的中药带回家服用。吃完这些药后,魏女士的咳嗽全好了。

“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西药治疗需对病,中药却可对症。”刘晋利说,对新冠肺炎这种新病种,中医中药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一人一方一策,辨证施治。在疫情防控中,内江中医药专家全程参与确诊患者治疗,为疫情防控实现“零死亡、零感染、零漏诊、零复阳”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内江快速发布中医药预防处方,研发防疫中药制剂“扶正克感颗粒”,覆盖城乡的中药“大锅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累计服用中药大锅汤56万余人次,为内江疫情防控筑起一道防护屏障。

望闻问切、推拿按摩、熏刮灸砭,岐黄之术,博大精深。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只是内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内江坚持注重中医药内涵建设,探索中医药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加强养老护理人员的中医药技能培训,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及中医药、治未病、药膳食疗等科普活动,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中医传统运动,普及中医药健康养老知识。

中医诊疗特色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

岐黄之术、薪火相传,需要名医专家。蒋边生、左子平、谢安树、陈生文……依托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内江大力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活动,举办“西学中”培训班,开展“内江市第三届十大名中医”评选工作,建设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一大批省、市名中医和名专家,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服务于民。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需要名科名院。作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20所示范中医院之一、第二届中国医院百强院、全国优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基地、四川省十佳中医医院,内江市中医医院被纳入“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该院骨伤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已有50余年历史,年住院人数达上万人次。

名医、名科、名院,福荫父老万千。中医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的背后,是内江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以“三保障两资金”为重点,为内江中医药事业发展构建起政策支持体系。“三保障”,即:将各级中医医院的住院起付标准降低50元;将住院用药部分中药饮片和中医药诊疗项目报销比例提高5%;增设中医药产业发展服务机构,专职负责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两资金”,即:对获得国家、省级、市级临床重点学(专)科建设项目的市级医院,分别给予60、40、20万元的补助;从2021年起,市级、县(市、区)级分别增设不少于1000万元、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鼓励内江市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

制度保障、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能力提升……在内江,中医诊疗特色优势正不断发扬壮大。2019年,内江市及5县(市、区)均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在2016-2018年周期内,全省唯一整体获得此项荣誉的地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从“治未病”到急危重症,人民群众在共享中医药发展成果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中医药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神农尝百草,岐黄之术薪火传;甜城药草香,千年一脉扬国粹。

内江,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传承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已外化于广大市民的生活习惯。

中医药文化,典藏在粉墙黛瓦的国医堂馆。天冬蜜饯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氏骨伤”“曾氏接骨”疗法等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正创新,融古通今。中医药不仅为群众生活、百姓健康添福祉,还成为内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新名片。

2020年8月27日,“中医中药中国行——名中医四川行”首站活动走进内江。为何首站选择内江?这不仅在于“中医中药中国行”对内江市民健康的深切关爱,更因为内江中医药所拥有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

开放添活力,谱写古老国粹的华丽新篇章。内江中医药文化与技艺走出国门,中医人远赴非洲等地开展援外工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结合“融入成渝·2020四川内江人才活动周”活动,内江召开川渝中医药产业发展对接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中医药管理局)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中药种植、大健康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川渝地区合作。

创新增动力,让中医药瑰宝焕发新光彩。内江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中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携手合作,中医药生产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市制药企业拥有市级及以上技术中心2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个,内江中医药创新发展愈加自信而坚定。

迈步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内江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下明晰方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强化能级提升和要素资源集聚;在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宏伟目标中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信心决心;在开启内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瞄准“中医药强市”目标,助力健康内江建设,谱写内江发展新篇章,内江中医药勇担使命再出发!

新闻推荐

威远县举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次征求意见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德)3月19日,威远县举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县委书记、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守正创新传瑰宝 不忘初心保健康 内江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综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