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马蜂包众多,蜇人事件时有发生,群众对马蜂十分畏惧。然而最近两个月,成都盆地出现一辆面包车,专找马蜂包,野外直接采摘,在人家地里或单位上的,就联系当地人取得同意后采摘。采摘时只见一个人戴着自制防护服像猴子般灵活爬上树,用背篼把蜂包套着,然后用刀直接割蜂包,背下树来。摘马蜂的那人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德昌傈僳族“蜂王”熊明友。
11月15日,他们满载着四五十个马蜂包回到家乡德昌县城出售,每斤80元,他们销售收入22000元,除去开销人平分了4000元,几人喜笑颜开,他们觉得这钱来得容易。
马蜂蛹如今市场看好,因需求量太大,许多傈僳人到县外采摘。
熊明友这支采摘队伍由4人组成,带队的叫王飞。一次采摘,在资中县球溪镇,王飞主动联系镇政府,得到同意后,他们疏散了围观的人后,只见熊明友拿出妻子给他用编织口袋料缝制的防护服穿在身上,眼睛也是隔着透明胶层,戴上胶手套,背上背篼,别上砍刀,带上灭害灵,几下就爬上树梢上,爬树有技巧,如果让树摇晃得凶,很有可能会惊动马蜂,因此他爬得快,但没有惊动马蜂,却惊得远远围观的群众目瞪口呆,他们还没有看见过这么灵活的人。
盆地取马蜂包,于他们来说能挣钱,于当地群众来说能除害,因此当地人希望他们明去再去。王飞对这个生意很有信心,准备明年继续到成都盆地去两趟取马蜂窝。(宋明)
新闻推荐
央视记者在川采访遇车祸死亡追踪3月21日,央视记者翟树岩在采访川南旱情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以身殉职。58岁的他留下了川南地区60多个村庄严重旱情的第一手新闻素材,也永远留在了春耕一线的路上。对...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