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县两区普遍出现较大面积的旱情,81.4365万亩小春农作物受灾
本报讯 (记者 张明海 周海波)3月5日,资中县双龙镇广子冲村七组,随着柴油机的轰鸣,一股股水流从400米外的小河沟内被引到田间地头。“开年到现在,抗旱始终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双龙镇副镇长薛忠说,为确保小麦尽量少减产,作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的广子冲村村民正在镇干部的带领下积极抗旱。“从小麦下种到现在基本上没下过一滴雨,全县蓄水量至少减少10%以上。”资中县水务局局长林惠娅说。自2012年11月1日到今年2月25日,资中县降水量31.8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49%;蒸发184.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54.5%。连日来,抗旱保苗成为资中县的中心工作——春节上班后第一天,资中县主要领导就带领相关部门到基层一线了解旱情,上班后第二天,资中县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大会。3月5日,资中县农业局再次下发《关于抓好当前农业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喊“渴”的不单单是资中县,自去年年底以来,内江全市三县两区普遍出现较大面积的旱情,从冬旱一直持续并发展成为春旱。根据内江各县(区)统计显示,全市小春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81.4365万亩,其中小麦受灾面积32万亩,油菜受灾面积32.2万亩;全市14.249万亩水田缺水,18.635万亩旱地缺墒,机电井出水不足4994口,旱灾也造成部分人畜饮水困难。
2月26日,内江市召开抗旱减灾工作会议,要求全市上下当前要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确保小春稳产增收,同时提前做好抗击春旱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共投入抗旱资金562.42万元、抗旱人数23.202万人,投入抗旱设施泵站90处、机动抗旱设备1.2357万台套,浇灌了34.3245万亩土地,临时解决了11.6万人和11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为什么年年都是冬旱、春旱?针对连日来的旱情,在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同时,内江也在反思。“天气异常是主要原因,但水利工程建设一定也要迎头跟上。”内江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该市将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小农水”重点县、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工程,同时在切实做好抗旱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和使用上进一步下功夫。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星7月以来,连绵不断的雨天让资中县一中高一学生李润敏有些难熬。两年前铁轨勇救同学身受重伤后,她的背部被植入两块钢板,每到阴雨季节,伤处就隐隐作痛,连爬楼回寝室都特别吃力。可提起两...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