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胡佳丽)7年前,放弃高薪,回到家乡资中县的王科,基本没有闲下来过。29岁的他,是资中县第一批大学生村官。
2007年,大学毕业的王科在资中县甘露镇玉皇村担任村主任助理。甘露镇被誉为“枇杷之乡”,却常常遭遇滞销。经过调研,王科开始带领大家改良枇杷品种,改造管理技术,成立了枇杷产业党小组。最终,玉皇村的枇杷种植面积超过2400亩,种植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近万元。
去年7月,王科被安排到板栗桠乡园坝子村担任村支书,这里基本没有产业。面临困境,王科提出了“3元计划”,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发动群众种蘑菇。采购价为3元的蘑菇菌袋,如今,有了资中县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基地补贴的1元,政府补贴的1元,农户就只需出1元了。到去年底,全村蘑菇总产值达到了100万元。
新闻推荐
“滕医生,我是专门来感谢你的。”8月16日,一位来自内江市资中县农村的40多岁男子,走进了省医院呼吸内科医生滕鸿的门诊室。去年,滕鸿作为四川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成员之一,到资中县资州医院...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