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今年4月,21名新任的纪检监察干部经历了市纪委16个室的跟岗锻炼学习,在“毕业”座谈会上,纪检监察干部对跟岗锻炼及培训有了更深的体会。他们认为,“熟悉了市纪委机关部分室的职能职责,清楚了有关纪检监察工作的办事流程”、“感受到了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专业能力 ”、“拓展了抓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路,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与此同时,内江市积极推行上挂下派制度,有计划地将优秀纪检监察干部推荐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学习锻炼或下派到基层挂职锻炼,进一步丰富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岗位锻炼,进行重点培养,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今年共选派了26名纪检监察干部到省纪委机关锻炼,选派了9名纪检监察干部到乡镇、村和重点项目挂职锻炼。
强化制度建设
筑牢“防火墙”
为强化干部管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内江市着力构建了“明责”、“考核”、“追责”相结合的责任落实机制。
实行“签字背书”,层层落实责任。市级部门纪检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年与市纪委签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督促履职尽责。
同时,实行市级部门、党组织关系在内江的所有垂管单位工作考核全覆盖,根据纪委监督责任5项职能职责以及部门工作实际,将市级部门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班子成员业绩评定、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纳入部门年终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在资中县开展“将纪检监察岗位津贴的发放与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相结合”的试点。
“过去,纪检工作干得好不好,与职工无关。如今与绩效考核挂钩了,纪检工作的好坏直接涉及到单位每一个职工。”李济兵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了部门党组(党委)更加重视纪检监察工作,主要负责人履行“一把手”职责更加到位,相关责任人抓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心、紧迫感明显增强。
此外,内江市还制定了《中共内江市纪委约谈市纪委委员、县区纪委书记、市级部门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纪工委书记、专职纪检员)暂行办法》。实行工作约谈,给纪检监察干部“提醒”。今年结合工作实际,共集中约谈、专题约谈部门纪检监察干部200余人次。对于纪检监察干部不称职的,将严格责任追究,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一案双查”,对履行监督责任不力的、造成不良影响的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共追究2名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的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分别给予了诫勉谈话、全市通报批评等处理。
管人管事结合
规范干部统一管理
刘玲是内江市财政局纪检组组长。自1988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她曾先后在市纪委案件检查室、案件审理室、市审计局纪检组、市财政局纪检组等岗位任职。20多年来对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见证,让刘玲感慨颇多。
“过去搞不清自己到底是纪委的人还是部门的人,导致职责也变得模糊不清。”谈到过去的组织管理,刘玲有些无奈。
如何才能破解难题,在管理上求得创新?
内江市紧紧围绕“强化干部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干部智能作用、促进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这一目标,突出内江市特色,拓展统一管理范围。一方面,将派驻或内设纪检监察机构一并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另一方面,把党组织在地方的中央、省驻内单位的业务工作也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实现了所有部门纪检监察机构考核管理的一体化。
与此同时,内江市构建了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日常管理机制,建立了工作报告台账、工作抽调台账、工作考核台账,对按规定应报告的事项、抽调参与机关工作的情况以及市纪委监察局领导和机关各室反馈的在日常工作中应问责的情况进行台账式管理。
对于纪检监察干部的提名和考察,现明确为市纪委为主,实现了管人与管事相结合。
小调整带来大改变。从“部门的人”到“纪委的人”的变化,不仅理顺了派驻纪检组在纪检监察机关与部门之间的管理体制,还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后顾之忧,让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更能放开胆子开展监督。
新闻推荐
(陈大章)为确保迎峰度冬期间可靠供电,根据国网资中县供电公司安排,苏家湾供电所于近期进行了10千伏苏茅线、10千伏北茅线苏家湾支线的登检工作。本次登检工作由苏家湾供电所组织,县公司相关部...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