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赵永勇很安静。普通话里带着一些福建口音。他说自己是四川人,一直都是。
从大海边到川东小镇,回家的路,他走了18年。
■ 痛失亲人
21年前,还在上学前班的勇勇并不知道,那次赶场将永远改变自己的人生。
1994年,肖学琴31岁,大儿子勇勇7岁,小儿子宽宽5岁。
肖学琴与赵代富感情很好,丈夫勤劳朴实。在儿子们记忆中,父亲的肩膀很宽阔。21年后,勇勇仍记得,被父亲扛在肩上一口气从山顶跑回家时,耳边的风声和自己的欢呼声。
肖学琴对儿子们疼爱有加,尽管两个小家伙很调皮,她却很少责骂。勇勇仍记得,生病时被母亲搂在怀中的温暖。
这些记忆是他29年人生中,最温暖、最幸福、最闪亮的瞬间。
7月12日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永兴镇的逢场天。早饭后,肖学琴出门赶场,刚走出不远,发现两个儿子也跟来了。拗不过孩子们的坚持,她将兄弟俩带到了镇上。兄弟俩看见母亲跟一位陌生人说了几句话后。便跟着他走进了一间临街的房屋。不久。另一个陌生人将兄弟俩也带了进去。
虽然收录机声音震耳欲聋,却盖不住母亲声嘶力竭的呼救。任凭兄弟俩哭着跪地哀求,两个男人依然将刀捅进了母亲后背。那一天,永兴镇上共有4个小孩离奇失踪。
失去了妻子和孩子的赵代富,在苦苦寻找亲人一年以后,绝望地拿起笔,在家谱上颤抖着写下:“1994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四,妻子肖学琴、儿子赵永勇、赵永宽母子三人失踪。”写罢,已是泪流满面。
■ 万里寻亲
被卖到福建莆田的勇勇有了新的名字———徐扬。
在陌生的“新家”里,养父母从不告诉他来自何处。他曾多次逃跑,却从未成功。他每天干农活、赶鸭子,只上到小学五年级便辍学。
虽然被拐卖时年纪尚小,并不知道自己父母和弟弟的全名,也不知家在何处,但在勇勇心里,家的印象却从未磨灭。他能做的,只是拼命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忘记那间黑暗的小屋,不能忘记自己和弟弟被卖的经历。
年复一年,他凭着绘画天赋,画了一幅又一幅画,反复记录着故乡的山水、街道、房屋,以及母亲遇害的场景。“我害怕忘记,怕有一天找不到回家的路。”他说。
13岁那年,勇勇被养父母送到广东肇庆一个玉雕厂当学徒工。
养父母希望他早日赚钱养家,而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找到亲人。
为了寻找弟弟,他走过了许多地方,毫无线索。
2012年,勇勇在“宝贝回家”寻亲网站进行了登记。他的讲述让人瞠目结舌,真实性一度受到网友的怀疑。但是,志愿者“老中医”与他的“战友”们选择了坚定地相信。
从儿时吃的折耳根、香肠,再到冬天屋内取暖的火炕,一点点累加的线索,将家的方向渐渐锁定到四川达州一带。志愿者们去了多个乡镇实地查找,未获进展。随后,达州市公安、民政等部门也发出紧急通知,排查情况。
2012年9月5日,达州市开江县一位热心人透露,1994年左右,该县永兴镇曾经有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同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经过当地派出所再三核实,勇勇记忆中的所有细节与赵姓家庭一一对应。
2012年9月11日,在被人贩子拐卖6636天后,勇勇回到老家。
在这里,他的名字叫赵永勇。
“勇勇,你妈妈去哪里了?”父亲的疑问彻底破碎了心中仅存的希望,直到此刻,赵永勇才相信,母亲已经遇难。父子俩遂向派出所报案。
凭着从7岁起就不曾磨灭的记忆,警方顺着赵永勇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肖学琴的尸骨———当年被害后,她的遗体被分尸、焚烧,埋在了与儿子们最后见面的小屋后菜地里。
2013年,弟弟宽宽也被找到。2013年3月17日,赵永勇带着赵永宽回家。
赵代富大宴宾客,紧紧抱着两个音容已改的儿子,哭得撕心裂肺。
■ 黑色交易
2012年9月11日,接到赵永勇父子报案后,达州市公安局成立了“9·11”专案组。
2013年2月22日16时40分,专案组开始了对涉嫌杀害肖学琴、拐卖赵永勇、赵永宽的嫌疑人蒲际建的第一次审讯。在嫌疑人的讲述中,当年杀母夺子的诸多细节浮出水面:
1994年5月,廖定杰向蒲际建借钱,蒲向他指了一条“生财之道”———拐卖儿童。
7月12日上午10时许,两人刚走出门就看到一个年轻妇女带着两个男孩迎面走来。蒲际建走上去搭讪,以给人捎信为借口,将她骗到了家里。他先与廖定杰一前一后地将她挟持进了里屋,再将孩子带进了房间。进入卧室,蒲际建随即将收录机打开,并把音量开到最大。然后,他一步跨到肖学琴身后,猛地伸出右手,紧紧卡住其颈部,将其摔倒在地上。在廖定杰上来按住肖学琴手脚的同时,蒲际建随手从床席下抽了一把弹簧刀,对准其后背心脏位置连刺两刀。肖学琴马上停止了挣扎,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接着,蒲际建将两个小孩关进了地下室。随后,蒲际建返回二楼。他让廖定杰肢解尸体,自己放风。
做完这一切,两人洗掉身上的血迹,换上干净衣服,锁好门窗,若无其事地到街上一家食店去吃午饭。吃罢后,两人一起冲洗血迹。第二天,两人一起将3个尸袋分3处,掩埋于房屋后院菜地内。
为了防止两个孩子哭闹,二人用黑夹子将孩子的嘴唇夹住,并将安眠药捣成粉,拌在孩子的饭里。7天后的一个夜晚,二人又找来郑智现,三人一起带着孩子,星夜兼程,乘车到福建,来到莆田翁建和家中。翁建和是拐卖儿童的惯犯,其妻子也是早年从开江拐卖而来。他们将两个小男孩关在屋里,由翁出面四处联系买主。
几天过去,一个女人一眼相中了年龄较小的宽宽,最后以7500元成交。临走时,兄弟俩哭成一团,死死抱着对方,不愿分开。宽宽走后,勇勇以5800元的价格被卖给了徐金池。这户人家有两个女儿,徐金池盘算着等养子长大后与大女儿结婚。
■ 难愈之痛
2012年,成都商人陈锋成为“宝贝回家”网站的一名志愿者,参与“宝贝寻家”工作,网名“老中医”。3年多来,他参与的寻亲中已帮助十多个家庭团聚。
今年29岁的赵伟六七岁时在贵州被拐,被公安机关解救后被收养,来到四川。养父去世后他便在成都靠运泔水为生。
53岁的刘强清看上去非常苍老,鬓角已花白。2012年,她被查出乳腺癌,手术后一直身体孱弱。同期手术的病友中有一个已经走了,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等不到儿子回来的那一天。
1990年3月7日傍晚8点,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天色已晚,刘强清在自家饭馆里做好了晚饭,让两个儿子去叫爷爷。就在兄弟俩一前一后走着的时候,哥哥回头看见一个陌生人抱走了3岁的弟弟二娃子杨先贵。他急忙跑回家告诉大人,街坊邻居全部出动,却再也不见二娃子的身影。
丢了孩子,一家人几乎疯了。一听到线索就去找,每次却都带回令人绝望的消息。
过了几个月以泪洗面的日子,夫妻俩离开了老家,放弃了经营多年的饭馆,来到成都打工,一边挣钱,一边寻子。在成都的一家饭店里,刘强清洗碗,杨荣勇炒菜,夫妻俩一天只用2毛钱,其他全部省下作为寻找孩子的路费。
继续找,继续找,去过福利院,找过各地打拐办,联系了无数志愿者,采集DNA……这一找,便是25年。
在一家四口的一张合影上,一家人站在成都望江公园的望江楼前,二娃子瘪着小嘴。那是他被拐卖前,一家人留下的最后影像。
杳无音讯的杨先贵今年28岁,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也许已经成家。“我只想知道他在哪里,过得好不好,即使他没法再回到这个家,只要知道他还在,我就满足。”杨荣勇说。
■ 顽固毒瘤
2009年,中国警方建立世界第一个DNA打拐信息库。一旦父母报案孩子失踪被拐,或是警方在工作中解救被拐儿童,或在走访摸排中发现来历不明儿童,便立即进行免费采血,之后把血样送到全国指定的DNA实验室进行检验,并输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进行自动比对。
目前,该信息库已经成功帮助近4000个家庭团聚。
2010年,四川省公安机关建立起拐卖和失踪儿童快速查找和解救机制。近年来,现案基本都能及时破获,对时间久远、线索模糊的积案,公安机关也从未放弃查找。
在一些高发买入地,公安机关还采取强制采血的方式搜集DNA信息。
然而,一些狡猾的买家采取各式各样的方法逃避采血,或用自己的亲生子女代替采血,使得被拐儿童的DNA数据难以入库。
“外向型的儿童是人贩子的首选目标。”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打拐处处长蒋晓玲告诉记者,“一问便知小孩喜欢什么,买点玩具,给些吃喝便能轻易满足。当孩子要找父母时,人贩子便连哄带骗,甚至让孩子对其产生依赖。”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拐卖儿童犯罪的犯罪人手段虽然多样,但利用熟人关系作案却是其惯用手法。因儿童及其监护人对朋友、邻居等熟识的人员往往缺乏防范意识,给人贩子留下可乘之机。
人贩子打而不绝,在一些偏远地区,贩婴黑色产业悄然兴起。
2005年以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生多起出卖亲生子女的案件,牵出多条贩婴黑色利益链。
婴儿出生后,以运送一个婴儿1000元的报酬交由哺乳期妇女送往收买地。父母出卖孩子能得1万元左右,通过中间转手,价格会翻好几倍。
2005和2006年,凉州甘洛县吉克某某先后三次游说阿牛某某、马克某某出卖自己的亲生子女到山东。3个男婴分别以3000元、5000元、10000元的价格被亲生父母出卖。
随着近年卖出地打击力度的增大,贩婴团伙又改变作案方式,将怀孕妇女直接集中到买入地,现产现卖。
今年在山东临沂,警方就发现一个“黑诊所”内聚集了多名来自凉山的怀孕待产妇女。
■ 失之过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同时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的或然性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失之过软”的情况。
在基层实际执法中,对于收买儿童一方,只要满足“对收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解救的”,就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些法学界人士认为,之所以会有拐卖儿童这门“生意”,是因为现行法律对买家惩处过轻,他们呼吁应该修改相关法律对买家定罪,实现“买卖同罪”,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儿童拐卖。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指出,“买卖同罪”易带来打击难度。拐卖儿童和收买儿童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公安机关在查处案件时,往往是破获拐卖儿童案件后获取有效线索,进而顺藤摸瓜,解救儿童。极少有因知情人举报,而查处收买者的。如果实行“买卖同罪”,势必会让收买者提高警惕,在收买儿童时隐匿真实信息,即便查处了拐卖行为,也将因线索中断而难以进一步侦破案件,甚至不排除买家为了掩盖收买行为,杀害被拐儿童的可能。
“打击拐卖儿童犯罪,与打击并重的是解救。一旦错过了线索,孩子就很难被找回来,特别是那些被拐卖时年幼的孩子。”蒋晓玲说。
虽然学界和司法机关对“买卖同罪”的探讨从未停止,但解决人口拐卖问题远非解决法律条文规定那么简单,还涉及诸多刑法之外的社会问题。
“要破除落后的‘养儿防老’的思想,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陈锋表示。另外我国的收养制度对收养人设定的条件过于苛刻,一些人被动成为‘购买’者。建立完备的收养和事后监督制度,为让那些真正有爱心、有条件的家庭疏通收养渠道是当务之急。
新生儿采血建库、户籍管理和学籍管理在基层的落实都是考验各地社会治理水准的课题。
正义也许会迟到,却从不会缺席。
2015年5月,杀害赵永勇母亲的蒲际建、廖定杰依法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分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找到亲人后,赵永勇回到了肇庆,那里有他赖以生存的工作。赵代富在妻儿失踪后,绝望中又组建了一个家庭,如今与妻子在重庆打工。赵永宽在北京成家立业。一家人分居三地,依然隔着千山万水。
虽然已近30岁,赵永勇仍孑然一身。他说,常常半夜醒来,仍不知身在何处,找到心灵的家,路似乎还很远很长。
他说,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让母亲入土为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 吴光于)
新闻推荐
灭火现场灭火救援现场6月25日下午4时许,内江市资中县一肉类冷冻库房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内江市消防支队迅速调集战勤保障、特勤、直属等7个大中队、13台消防车、6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