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在有限“任期”,创造无限价值——走近资中县发轮镇庙沟村“第一书记”陈伟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5-26 07:4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小玲 文/图

5月21日,星期六,资中县发轮镇庙沟村办公室。

“还有3天种兔就要进场了,今天就要把收益分配方案定下来”;“第二期缝纫技术培训要加快,还有很多订单等着做”;“公路修得怎么样了,走,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

尽管是周末,但与往常一样,庙沟村“第一书记”陈伟与村干部讨论得十分“火热”。

办公室外,与讨论“火热”相呼应的是行动的“火热”。除春耕生产外,修公路、建兔场、建厂房、缝纫加工……村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过去,村子里冷冷清清,哪有这么热闹?”村民们说道。

四处“化缘”,为孤儿安新家

“上次给你说的回锅肉怎么做,还记得不?衣服穿脏了不要到处丢,先洗干净。床上被子叠整齐,不要乱七八糟……”在一幢新建的砖房里,面对一个13岁的男孩,陈伟不厌其烦地教导。大到建新房子,小到生活细节,陈伟展现出慈父般的深情。

这是一户孤儿家庭,父母均患癌症在一年内相继离世,十来岁的两兄弟曾经住在土坯房里相依为命。却正是他们,让这个本已打起了“退堂鼓”的“第一书记”坚定地留了下来。

时间倒回到去年9月1日。作为“第一书记”,带着兴奋与期待,市就业局副局长陈伟来到庙沟村报到。

独自驱车3个小时,一路颠簸,车子被刮了好几次底盘;村干部客气的话语中带着生分的距离感;村民异样的目光中透着猜测和质疑……

报到的第一天,本来信心满满的陈伟被浇了一盆冷水,顿时没了底气。尽管如此,在农村长大的陈伟选择了坚持,他决定先去村里最贫困的家庭看看。

土墙房,没有门,墙体大面积开裂,屋顶开着“天窗”,雨水顺着墙边流下,让人觉得房子随时都要倒塌……看到两兄弟时,瘦弱矮小的他们衣衫破烂,靠在墙边不说话。眼前的景象着实让陈伟震惊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作为一名3岁孩子的父亲,陈伟内心最柔软的一面被触动,七尺男儿当场红了眼眶。

“一定要把孤儿的房子修好!”陈伟下定决心。

看到他眼睛湿润的那一刻,村主任孙德君突然对这个城里来的“大局长”有了期待。

说干就干。自己的力量有限,陈伟就到处“化缘”,争取政府支持,带头号召职工、爱心企业、热心群众捐款。

4天时间,陈伟就筹得两三万元的善款。附近的村民们抬来了免费的建材,周围的砖瓦匠们也热心地前来帮忙……

仅一个多月,两兄弟搬进了新家。这天,房前屋后的村民都来了,他们围着新房转了一圈又一圈,嘴里念叨“这个‘第一书记\’还有点名堂,政府还惦记着我们穷苦百姓”。

村民的信任,让陈伟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下定决心要“扎根庙沟村”,当好这个“小书记”,为老百姓做更多好事实事。

修建公路,为发展打基础

位于内江、资阳、眉山三市交界处的庙沟村,是资中县最偏远的村,进村的一条土路烂了好几年,卡住了庙沟村与外界的联系。

在孙德君的陪同下,陈伟用一周时间走完了全村14个组。出行难、用水难、就业难、发展难,村民们想要改变落后现状的迫切愿望,记在了他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上。

通过不断梳理、反复论证,“一路二水三产业”的脱贫思路在陈伟的脑海中逐渐形成。

光自己有想法,只能是孤军奋战。“村子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村‘两委\’班子战斗力的问题”,这是陈伟的第一个念头。

为了和干部们拉近距离,陈伟在每个村干部家轮流住了一个星期。

“我们每天晚上就聊天,我给他讲村里的情况,他给我说村里如何发展。”担任了24年村干部的孙德君被陈伟的诚意和干劲打动了。

与孙德君一样,曾经以为陈伟是下乡“镀金、走过场”的村干部,逐步把他当成了村里的一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陈伟深知,必须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发展产业的“前奏”!

于是,修路,成为全村干部群众打响的第一场“集体战役”。

通过多方奔走,陈伟争取资金40多万元,用碎石铺平了原本坑洼不平的出村公路,畅通了村民的生命路。2016年春节过后,他又以“主路带支路”的方式,全面激发起了村民修路的积极性,并争取县政府和市人社局的支持,筹集修路资金110万元。

硬化15公里的乡村公路、新建近5公里的入户公路,将全部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

路的问题解决了,水的问题也急需解决。庙沟村常年“靠天吃饭”,干旱的时候,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都十分艰难。

协调水库用水,规划新建山平塘6口、蓄水池3口,疏通引水渠9公里……眼下,正是春耕忙碌时节。行走在庙沟村的田地间,有水灌溉、有秧可栽,田里忙碌的村民们满脸喜悦,笑着和他们的“第一书记”打招呼。

与此同时,陈伟多次协调自来水厂,接通了水厂到村里4500米的输水主管道。也是在今年6月底前,庙沟村的村民将用上方便的自来水。

庙沟村“靠天吃饭”这个老大难问题,终结在这个充满暖阳的夏日。

发展产业,为村民助增收

庙沟村是省级贫困村,80%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2.4%,全村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1970元。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陈伟心中最大的“心病”。“怎么样抓发展”后面的“?”不能只停留在笔记本上。

去年底,用于贫困户的专项扶贫资金拨下来,外地贫困村大多做法是用这笔钱买来羊羔等家畜,发给贫困家庭喂养。庙沟村的扶贫资金使用方案也这样确定了下来。

“有些贫困家庭没有劳动力,没法自己喂养;有些贫困户羊还没牵到家,说不定就被羊贩子低价买走了;钱发放下去就用完了,不能持续发展……”看到方案的那天,陈伟十分着急,但是又找不到理由来否定。

辗转难眠,漫长的一夜。能不能集中喂养,为村民修个羊圈?!睡到半夜,陈伟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翻身起来,拿出纸笔,陈伟开始测算起来,制定了初步方案。

测算中,陈伟发现,养羊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于是,他打开电脑,希望在网上找到启发。然而,他发现,扶贫工作都没有现成的模式,都是根据各地实际来实施。

那么,庙沟村的实际是什么?在过去的走访中,陈伟了解到部分村民有养兔的基础和经验。修羊圈不行,就修兔场。在下决心的那一刻,陈伟推开窗户透气,窗外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更坚定了陈伟的信心。

恰逢此时,省委组织部决定在贫困村实施党员***示范工程,市委、市政府又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陈伟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遇。他思考着,如何将庙沟村的产业发展与党员***示范工程、“回家工程”这些政策无缝对接起来。

“查秀英这个人能干,养兔子养得好,可惜现在出去打工了。”村民向陈伟推荐能人。陈伟马上要来查秀英的电话号码,打亲情牌,鼓励查秀英回村养兔。

“陈书记为我争取了10万元的返乡创业贷款,两年内没有利息。现在兔场修好了,再过3天,800只种兔就进场。以后还能带动不少村民养兔呢!”说这话时,查秀英底气十足。

在陈伟的大胆推动中,庙沟村成立了村里第一个集体经济组织——众成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村民不仅能通过产权和股权“分红”,还能通过养殖获取收益。这也创造了“贫困党员+贫困户+社会资本+养殖大户”的“庙沟版”党员***示范工程新模式。

肉兔养殖需要时间周期和较好的养殖技术,陈伟盘算着,要让贫困户快速脱贫,必须启动一个短平快的项目,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率先脱贫。

针对村里留守妇女多的实际,陈伟提出发展缝纫加工业。

多次前往隆昌县就业局、隆昌县家纺协会沟通协调,多次与多家家纺织企业洽谈订单,多次到成都、重庆等地拓展市场,“磨厚脸皮、跑软腿子”成为陈伟的真实写照。

目前,投资近50万元、面积1000平方米的新建缝纫加工厂正在火热建设中。庙沟村众成家纺协会成为庙沟村第二个集体经济组织。有劳动力的通过就业脱贫,无劳动力的通过资产收益脱贫,真正实现贫困户100%受益。

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陈伟又思考如何从村里大片撂荒的土地上“做文章”。

庙沟村曾经有种植血橙的历史,但由于品种差、市场小,加上过去交通不便,收益颇微。陈伟决定:改良柑橘品种。同时,村里流转出6.67公顷土地,引进公司种植中药材。

加工产业立竿见影、快速收益;养殖产业周期较短、稳定收益;种植产业周期较长、长效收益。根据陈伟的设想,在产业结构上,庙沟村能实现近期、中期、远期发展。

此外,陈伟还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帮助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酿酒大户等发展壮大。

“到庙沟、品美酒、赏美景、购特色农产品,生态庙沟欢迎你。”这是陈伟为两年后的庙沟村构思的宣传语。从“刚来就想走”的心态,到如今安心带村民致富增收的干劲,陈伟希望在有限的“第一书记”任期内,为村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价值。

阳光明媚、微风吹拂,在庙沟村的林间掀起了朵朵绿浪。陈伟在庙沟村种下的一个个希望,正逐步实现、枝繁叶茂。

新闻推荐

从一名乡村教师到签约作家:艾瑛:教书育人与文学创作,难舍难分!

2016年5月29日上午,《西南作家》杂志创刊号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国内的著名作家、学者欢聚一堂。会上,名不见经传的内江市资中县苏家湾镇中心学校的艾瑛,代表签约作家,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发...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有限“任期”,创造无限价值——走近资中县发轮镇庙沟村“第一书记”陈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