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的“领头雁”——资中县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5-14 07:50   https://www.yybnet.net/

去年8月份,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内江市选派出44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444个行政村党组织任“第一书记”。其中,资中有111名。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打响,资中的111名“第一书记”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效果?近日,记者走近资中县部分驻村“第一书记”,了解他们开展***工作的情况。

◇本报记者 吴晓龙 文/图

打通扶贫致富路

去年8月,凌黎被派驻资中县新桥镇文化村任“第一书记”。

“第一天报到,十分激动,想着文化村距离场镇只有10公里,不算太远。但是骑着摩托车走完水泥路,从石庙到村办公室短短6公里路却颠簸了近20分钟,全身上下全是灰尘。”凌黎对记者说,文化村有通村公路15公里,其中11公里是碎石路,其余4公里为烂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既影响出行,又制约经济发展。

凌黎经过走访了解,路烂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修路指标。

“没指标可以争取,修好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为打通扶贫致富路,凌黎用30天的时间走村入户,收集了66条意见建议,清除修路的各种障碍,为争取指标作准备。

其中,转移垃圾处理厂尤其困难,为此,凌黎带领村两委顶着不理解、阻拦和咒骂,耐心做工作20余次,并选定方圆500米没有住户且没有耕种土地的山凹安置垃圾处理厂,才排除了公路修建中的大难题。

“争取指标,必须和当地党委政府‘合下一盘棋\’,”凌黎说,那段时间他开始了“轮番轰炸”式的汇报:文化村公路的现状挂嘴边,据实反复汇报;群众的意见揣兜里,耐心诚恳表达;自己的想法记脑里,详细梳理讲解。

最终,经过召开10余次村委会、村民大会,10余次汇报,文化村公路硬化被确定为全镇村道建设优先考虑项目,去年,首批新建公路2公里,购买1000吨碎石用于铺路和维护,缓解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打通了“扶贫致富路”。

产业扶贫谋长远

资中县板栗桠镇干坡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山多地少、土地干涸撂荒、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集体经济来源、村民发展思路过于保守,产业发展滞后是该村致贫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村里几乎没有什么规模性的产业,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和务工,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015年人均纯收入仅为7200余元。

去年9月,万春勇到资中县板栗桠镇干坡村任驻村 “第一书记”,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了解了干坡村的村情后,万春勇很快拿出了扶贫方案——产业扶贫,引领示范。

宋雪英是该村养羊大户,还成立了宋雪英养羊专业合作社。村里也有其他村民养羊,但一般都只有10头至20头,规模小而且分散。

万春勇决定以宋雪英的养殖场为龙头,大力培育、做大做强宋雪英养羊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依托合作社带动村里的养羊散户发展,为其他养殖户提供技术。

在前期走访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今年3月,市城管系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前期收集的村民意愿,万春勇购买了鸡、鸭、鹅、猪、羊等幼仔,还有玉米种、水稻种、血橙苗、皇帝柑苗等物资,赠送给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干坡村村民方代彬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患有重病,家里经济贫困,但本人想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愿望非常强烈,在村里承包了9.6公顷土地种植核桃和药材,并在树下种植了蔬菜和西瓜以增加收入。万春勇将方代彬纳入村里的重点帮扶计划,积极帮助其发展产业,在村里起到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

蚕桑是干坡村的传统产业,万春勇积极引领村民发展果桑7.2公顷、争取新修蚕房26户。此外,还在该村发展塔罗科血橙12公顷。

如今,干坡村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在万春勇的努力下,一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齐心协力共扶贫

陈伟,市就业局副局长,被选派到资中县发轮镇庙沟村担任“第一书记”。

庙沟村80%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剩下的几乎清一色的老弱病残;贫困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2.4%,没有任何产业……面对了解到的情况,怎么扶贫,从哪里干起?陈伟一时理不清头绪。

为此,陈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翻来覆去地寻找问题:推动***村“两委”班子不给力,发展产业没有老板投资,还缺乏劳动力。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多数年龄大、学历低。没党员干部带头,村民更不会主动发展。

“首先解决村‘两委\’班子战斗力的问题”,这是陈伟的第一个念头。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多次交心谈心统一思想;摸底筛选4名骨干党员,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带着村“两委”干部去周边县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派村支书参加市委组织部的培训,增长见识……短短几个月,陈伟和大家成了战友、亲人,村“两委”班子的精神面貌变了,工作状态也随之变了。

发轮镇庙沟村有1600多人在外务工,他们当中有的成了大老板,有的是企业高管,有的是技术能手。陈伟决定把这些人请回来创业。

结合正在实施的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和“金桥计划”,陈伟为每名村干部分好责任区,负责走访调查“找能人”。找到之后,利用他们回乡过节或参加村民红白喜事的机会,与他们坐一坐、聊一聊,想方设法请他们回乡创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建筑老板付德兵、王金武回来了,养殖能手陈闵、查秀英夫妇回来了……

庙沟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增强了,能人越来越多了,人气越来越旺了。

目前,该村肉兔养殖场已完成选址并破土动工,11.8公里的道路修复工程也启动了,首期16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已经到位,1千多米管道已开始铺设……

如今,在资中,这111名“第一书记”,正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主动作为,加压奋进,担当起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共同描绘资中县***的美好蓝图。

新闻推荐

强化路面管控 优化交通环境

(记者孙国丞)为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5月初以来,资中县积极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组织民警集中对非机动车逆行、不按划分道路行驶...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的“领头雁”——资中县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