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有的放矢补短板 整体协调谋突破——解读内江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工作方案》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6-10 07:39   https://www.yybnet.net/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邬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大背景下,近年来,内江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底子薄、不协调、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中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偏少、产品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补短板”列入其中的五项任务之一。

明确目标 未来三年“大攻坚”

短板补什么?内江市日前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工作方案》,明确了补短板的目标任务——

到 2018 年底,全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71个,总投资突破 1000 亿元,全市改建公路通车里程约 500公里,建成约 30 公里的城市综合管廊;

新(扩)建骨干水利工程 18 处,实现贫困村能喝上干净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 95%以上,力争全市实现脱贫 8 万人、占贫困人口的 85%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3%,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面基本实现目标人群 100%覆盖;

新增棚户区改造 28000 户以上,全面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争改造完成1万户;

实施沱江干流、威远河、隆昌河、球溪河等主要河流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沱江干流纳入考核的检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高于 80%,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达到Ⅲ类比例高于95%,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 90%,全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 98%以上;

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至 1.5 万人次。

“六方”发力 协调推进谋突破

事实上,内江市一直都在积极做好“补短板”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各类基础设施“短板”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得实。今年以来,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黄荆坝大桥、内江沱江大桥加宽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与此同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能源重点项目6个,计划投资22.68亿元,目前4个项目按预定计划推进,年底内能竣工。市政、水利、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内江市第三水厂、向家坝一期囤蓄水库(黄河镇水库)至城区三水厂、二水厂输水管道建设工程正加快推进。

补齐产业“短板”,科技创新是核心。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战略部署,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先给予支持,对符合产业导向的工业企业,优先纳入人民银行“万家千亿”诚信小微企业培育名单。继续实行《内江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狠抓特色优势产业改造升级,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关键部位、核心环节集中实施技术改造,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

农村脱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按照《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万亩产业示范片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县(区)现已编制完成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思路和目标,分年度制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一季度,全市各县(区)新发展万亩产业示范片359公顷。

公共服务,事关百姓民生。内江市继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进阶段性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新增改造棚户区8161户,层层分解任务,要求棚改货币化率达到60%以上,全面停止新建公租房,2016年全市实施租赁补贴发放8738户,截至4月底已发放2044户;落实房地产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居民家庭合理的住房贷款需求,对购买首套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执行20%的首付比例,对改善性住房再次申请贷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执行30%的首付比例。

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是百姓的美好愿望。为此,内江市加强机构人员编制,增加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各县(区)增设了环境应急中心、环境信息中心等机构;已基本完成全市镇(乡)环境保护所的组建,落实环保专职人员153人;先后申报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资中县污水处理厂等10个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56795 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3110万元;继续推进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提升工程,2016年1季度,内江城区PM10平均浓度9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内江市深入实施“甜城英才”引进工程;开展“三百计划”评选,通过前期的广泛动员,共收到申报对象个人(团队)近100个,下一步将组织专家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个人(团队)进行评审;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起草《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人才高效集聚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通过。

稳步推进 补齐“短板”变引擎

“要增强内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力量,促进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补齐‘短板\’。”据市发改委副主任曾维明介绍,内江市将着力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人才培育六个方面的短板,把补齐短板转变为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

——补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未来三年,内江市将推进68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项目、66个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项目、249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项目、22个重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项目建设。

——补产业发展短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打造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绿色、高效的页岩气主产区,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抢抓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发展机遇,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进电商与三次产业融合纵深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实施“互联网+流通”计划,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便利实惠通畅的城乡商贸服务体系。

——补扶贫脱贫短板,夯实全面小康基础。内江市将以301个贫困村脱贫解困为重点,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水生态治理工作。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体,实施低保政策兜底,在有条件的贫困村,探索创新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坚决守住民生短板。一方面,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保障体系,扩大公共文化、全民健身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健全残疾人社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

——补生态环境短板,促进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出台《内江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环境应急处理机制,继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会商机制,公开发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信息。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开展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

——补人才培育短板,增加产业人才有效供给。加强校企合作,新建一批技能工作室、研究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和内江人才发展“三百计划”,凡入选“三百计划”的经营型企业家、创新型企业家和成长型企业家根据所报类别,分别享受3万~200万元不等的创新资助资金。到2018年,专业技术人才达16.33万人,技能人才达19.95万人。

新闻推荐

严查环境违法 促进环境改善

(记者孙国丞)生态文明,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资中县通过狠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生态创建宣传教育等方式,推动辖区内环境持续改善。定期对集中式饮用水...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有的放矢补短板 整体协调谋突破——解读内江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工作方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