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要:1987年,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徐峰凭借着在邮局供职的亲戚帮忙,成为中国首位手机用户。2016年,已经是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的徐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拿到手机的情景,脸上依然洋溢着自豪。
当数字通信的风刚刮起来时,欧洲各国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采取了紧紧抱团的策略:吸取1G时代的教训,如果各自闭门造车建立标准,是根本无法与美国相抗衡的。历史的年轮总是有迹可循,几十年来,欧盟与美国一直在相互较量,早在1982年,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就成立了移动专家组(法语:GroupeSpecialMobile,即GSM的缩写,后来全称改为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p),专门研究通信标准。
1991年,爱立信和诺基亚在欧洲搭建了第一个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即GSM网络),并在芬兰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2G时代正式到来。一年以后,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出台统一标准,采用数字通信技术和统一的网络标准,并开发更多的新业务给用户。GSM的技术核心是时多分址(TDMA,全称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特点是把一个信道分给8个通话者,一次只能一个人讲话,每个人轮流使用1/8的信道时间。这种系统容易部署,支持国际漫游,并有SIM卡,由于采用数字编码取代原来的模拟信号,这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最大的突破就是能够支持发送160字长度的短信。
于是,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全世界就有了三大标准,它们各自发展。欧洲各国紧密团结,抢占先机。美国的CDMA起步晚于GSM,刚一问世,便已失去半壁江山。与此同时,高通公司并没有手机制造的经验,欧洲的运营商们并不关心它的知识产权,媒体也不站CDMA的队,只有极少数美国运营商使用这个系统,因此基站的建立也达不到预期效果。2G时代,美国的CDMA标准失去了1G时代的优势地位。
CDMA失去优势地位,也间接对摩托罗拉带来负面影响。2G时代,数字移动电话逐渐取代模拟移动电话,摩托罗拉的模拟移动电话虽然在市场上仍占有40%的份额,但在数字移动电话市场的占比却微乎其微。虽然摩托罗拉之后也曾推出像Star—TAC那样的经典产品,但依然无法挽回其没落的命运。估计它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垄断1G时代的巨头地位最终会被一家来自芬兰、以伐木造纸起家、1992年才推出第一款数字手机的公司彻底击溃,这家公司就是诺基亚。
2002年,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大作《少数派报告》上映,诺基亚7650借助该电影名噪一时。这款手机造型新颖,科技感十足,并且带有摄像头、滑盖和五维摇杆,也是诺基亚第一款彩屏手机。这一大胆尝试让诺基亚7650名声大噪,以超过40%的市场份额拿下惊人销量。虽然索尼爱立信也在2G时代创下不俗业绩,并在2003年推出经典的T618,但整个手机市场依然是诺基亚独领风骚。
技术的革新也让手机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虽然价格依然较高,但已不再是奢侈品,手机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在中国引入移动通信标准的问题上,当时的邮电部部长吴基传首先否定了PHS,因为该技术如果大规模使用的话,成本比较高,传输的效果也不好,适应能力也不够。
1994年作为电信改革的第一步,中国联通成立。联通在成立几个月后宣布在中国30个省会级城市部署GSM。消息宣布后,邮电部领导在河北廊坊召开了紧急会议,会后邮电部移动局宣布在中国50个城市部署GSM,中国的移动通信正式进入2G时代,逐渐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两个GSM网络。
后来,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作为与美国进行利益攻防的砝码,中国联通又建立了一个CDMA网络。
2G时代,通信技术从模拟向数字发展,不仅对传输的语音进行了数字编码,保证了语音的高品质、抗干扰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数字通信的能力(比如短信),还可以提供来电显示等数字通信服务,网速达到9.6Kbps,采用GPRS技术可以达到更高。随着用户量的高速增长,2G的容量与速度遭遇瓶颈,加上多媒体的兴盛,2G技术已无法满足移动多媒体发展的需要。
回顾整个2G时代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如下几个问题:
只有经济实力和技术较强的经济体才能制订通信标准;在通信标准推广的过程中,国家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美国在中国谋求加人WTO时,以必须采用CDMA作为重要条件,而欧洲通过国际组织来统一标准,帮助欧洲企业发展。
建立通信技术标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互联网时代,电脑所有的标准——操作系统、CPU等甚至包括电脑的生产都是以美国为主的;在移动通信时代,欧洲开始奋起直追,爱立信、诺基亚、飞利浦、西门子、阿尔卡特、萨基姆都发展成为很大的企业。所以,就这个角度而言,全世界有实力的国家,都必须在通信技术标准上有所作为。
3G:数据时代到来
从1G到2G,通信技术经历了重大变革,整个行业在短短数十年间已然来了个大洗牌。中国有句老话:风水轮流转,时间讲述的不仅是故事,内里还藏着无数的彩蛋。当欧洲率领着GSM和诺基亚称霸2G时代之时,本已暗淡无光的美国高通公司与韩国人携手合作,悄然崛起。
1985年,麻省理工电机工程博士欧文·雅各布(IrwinJa—cobs)和维特比算法鼻祖安德鲁·维特比(AndrewViterbi)卖掉位于加州圣迭戈的电子通信公司,成立高通公司,将冷战时期军方通信采用的CDMA技术实现商业化,并大大改善了该技术的功率问题。只可惜,在2G时代由于被欧洲领先一步,GSM的TDMA技术已得到美国通信工业协会的认定,虽然CDMA有大容量和高品质的通话效果,但技术很复杂,所以并未获得运营商的信赖。
1990年11月,高通公司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l)签署了关于CDMA的技术转让协定。CDMA被韩国定为2G移动通信的唯一标准,高通每年在韩国收取的专利费中上交20%给ETRI。在这之前,韩国的通信产业总体十分薄弱,协定签署之后,韩国三星、LG等大品牌得到大力支持,专注于CDMA的商业化使用。
经过5年发展,韩国移动通信用户突破百万,SK电信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三星电子成为全球第一个CDMA手机出口商,而高通公司则凭借与韩国通信业的合作,一举成为世界跨国大公司,并在3G时代完美翻身。
欧洲各大厂商联合日本等采用GSM标准的国家成立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开发制订第三代通信标准,即WCDMA。高通见状,赶紧又和韩国人联合组成3GPP2(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2),制订出CDMA2000。
下期看点:TD-SCDMA技术,是由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部——后来的大唐电信——提出的。说起TD-SCDMA技术,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中国“3G之父”李世鹤。
新闻推荐
存款多 今年一季度,居民部门新增存款规模创下近几年新高 我国储蓄率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期有观点认为,我国储蓄率出现断崖式下降,尤其居民更是“囊中羞涩”。近年来我国储蓄率与历史峰值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