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玲玲
春节期间,我县农村大地上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一阵阵新风扑面而来。成排的小洋楼上挂起了红红的大灯笼,崭新的轿车开进了昔日的穷山沟,屋顶装上了方便节能的太阳能,荒山坡栽满了“摇钱树”……农民口袋鼓了,脸上写满了幸福。
农民工赚外汇持“绿卡”
2月13日,在百里镇邮政所服务大厅内,取款存款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在这个队伍中,有穿得厚厚实实的老年人,有满身泥浆的中年人,有穿着时髦的小青年,还有的怀抱着小孩。虽然看上去都十分焦急,但掩饰不住的喜悦同时也爬上了大家的眉梢。
该镇叶榜村返乡农民工方永林办完业务后,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从2008年开始与人合伙在江苏开起了一家金属加工厂,产品都是出口的。去年虽然金融危机对厂里的生意有些影响,但下半年开始明显有了好转,还是赚了一些钱。我回来过春节,就把赚的钱打在邮政绿卡上,今天过来转存,积攒起来以后好干事。总的来说,这几年的收入是越来越好了。我还准备在百里街上买套房,以后有机会想回来发展。”方永林还说,这次回来,觉得家乡又变化了不少,到家门口的路修成了水泥路,村里90%以上的人家盖起了楼房,村里人的口袋是越来越鼓了。
“今天来的人还不算多,昨天的队都排到门外了。腊月十八日以后,我们所每天的人流量都在1000人左右,平均每天的业务有700多笔、交易额有100多万元,最多的一天突破了200万元。大部分是返乡农民工来办业务,从办理业务的情况来看,他们的个人收入增加了不少呢。”该所负责人张健一边忙着招呼客户,一边说。
据了解,为了方便广大农民办理业务,该所不仅增加了每天的现金库存数,让大家能随时取到充足的资金,而且延长了办理业务的时间,从早上7点多一直到晚上7点多都可办理业务,中午轮流吃饭不休息,为的是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同时,该所还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为客户备足了热茶水,专门安排了大堂经理指导填写单子。
正在排队的该镇叶河村一村民说,去年在杭州帮人家做装潢,一年毛收入有6万元左右。回家前把钱都结回来了,存在邮政绿卡上,回来后就能取到钱。过年了,取点钱出来置办年货,现在收入比以前好了,年货也要办得丰盛点,过个快乐年。
厅外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可厅内却涌动着一股股暖流,在不时响起的“吱吱”的打印声中,融入了一个个美丽的新年心愿。
山坡重现无限生机
2月18日,大家还在走亲访友,寺前镇西河村叶家组村民叶育明就在家筹备开荒种油茶的事。
叶育明家的正对面有一大片山,山上原本树木葱茏,可这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树木逐渐变少了。叶育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他看到了油茶发展的前景,决定承包下这100多亩山栽上油茶。
“开店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国家政策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农业的,让我们很兴奋。再说,种油茶既可以让自己创收,还可以绿化山林,多好呀。县里对种油茶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油茶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望着对面即将被平整的大片的山坡,叶育明充满了信心,“目前,我已从20多户农户那儿把山承包过来了,等项目规划下来,就可以平整土地了。如果顺利,我还想把旁边的近百亩山也租下来,规模再做大点。”
据该村村民介绍,去年一年,这里的几百亩山都大变样了。几位村民与浙江等地的老板合伙承包下那些山,栽上了毛竹、茶叶,发展多经作物。今年,这里还将办起大型茶叶加工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该村村民叶育军说:“山变美了,山上能‘生钱\’了。大家不仅可以拿到山林的租金,还可以给承包人干活挣工资,村里多余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一举多得,大家当然高兴了。”
据了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施行以及种植油茶等多项优惠政策的出台,我县不少农民把目光投向了能“生金变银”的荒山坡,大规模种植油茶、泡桐、茶叶等,不仅走上了致富路,还让山坡重新显现出无限生机,美化了环境。
新闻推荐
“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弥陀镇铁林村一名26岁的退伍军人,因遭遇了特大车祸身受重伤,经抢救十余天后才慢慢苏醒过来,后转到安庆、上海医院继续治疗。面对高达十几万元的医疗费,弥陀镇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