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宁波“维权狂人”引争议 ■ 新华社记者 郑黎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0-03-08 23:56   https://www.yybnet.net/

浙江省宁波市一名务工人员将13家违规用工的企业相继告上法庭,被称为“维权狂人”,并引发诸多争议。

5年56场官司

今年33岁的方伟(化名)出生在宁波一个小山村,初中未毕业就跟着亲戚学缝纫手艺,后来进工厂打工。为了多学些本事,他应聘到宁波某知名服装企业。2004年11月,这家企业以“鼓动其他员工罢工”名义将方伟开除。

方伟说:“当时好多职工觉得工资太低,我和几名工友一起找车间负责人要求加薪,未获批准,工友们生气不干了。车间是流水作业,别人不干活我也没法工作。于是我被个别领导视为‘出头鸟\’而遭到惩处,我不服,想讨个说法。”

当时的方伟对劳务用工方面的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经人指点,我找了宁波市总工会。总工会接待同志根据我反映的情况帮我写了一份诉状,提出要求补交养老保险、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一次性失业补助金及撤销无理开除决定等6项诉求。”

他把诉状提交到当地劳动仲裁中心,却被驳回。“我不服,向区法院申诉。这场官司打了一年多时间,最后法院支持了我的大部分诉讼请求。”

方伟说,这场官司给他上了一堂法律课,“原来法律给予了我们很多权利,关键是能否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不久后,方伟到宁波市鄞州区一家服装企业打工。他发现这家仅有20来名员工的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没人签订劳动合同。干了不到3个月,方伟提出辞职并将企业告上法庭,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此后,方伟有意识地找一些用工不太规范的企业应聘,计算好时机,一旦发现公司出现侵权行为,立即离开并诉诸法院。按照这个套路,5年里,方伟为自己和工友提出劳动仲裁36次,诉讼56次,先后将13家企业推上被告席。

频频跳槽使方伟的工作流动性很大。每次“工龄”多则一年,少则两三个月,最短一次仅10天。最短那次是方伟在宁波市江北区的一家服饰企业打工。领班要求加班,方伟说那天身体疲倦,没有答应,领班下了“驱逐令”。方伟立即将企业克扣工资等侵权行为告上法庭。

维权艰辛谁知

方伟介绍,从已结案的11场官司中,他共获得19000多元经济补偿,但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有人说我打官司就是为了钱,这完全是瞎想。”

告第一家企业的官司持续了一年零七个月。这期间,方伟没法正常上班,只是打短工维持生活。“我有手艺、懂技术,在工厂里当个小组长没问题。在宁波,服装公司小组长一般年收入有几万元。没必要靠打官司挣钱。”

与此同时,精神压力让他备感痛苦。方伟说,“有一次,我到某区劳动局提交劳动仲裁申诉,没想接待人很快告诉了老板。公司第二天就以违反制度携带考勤卡离厂为由,将我辞退了。”

打维权官司多了,有人认为方伟是“刺头”,对他另眼相看。“现在家里人都不支持我。女朋友一开始跟着我打了几场维权官司,经历的挫折多了,慢慢失去了信心,两人只好分手。”方伟说,有时他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一个被他告过的老板扬言要找人收拾他。“我现在很小心,工作地点和住处不敢让外人知道。”

支持依法维权

方伟的官司在社会上产生不小影响。不少打工者表示支持他,向他诉说不公遭遇。方伟于是利用这些年积累的法律知识帮他们打官司。“我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给那些不讲规矩的老板一点教训,让他们懂得,打工者的人格和权力应该得到尊重与保护。”

镇海区劳动局仲裁科长冯伟明介绍,去年5月,他们受理了方伟的劳动仲裁案,当时他提出的申诉标的是4900元。经调查,劳动局最后判定厂方实际补偿5100元。冯伟明说,“最近我们又接到方伟新的劳动仲裁申诉,正在调查取证。”

宁波市江北区法院民一庭庭长戴亚华说,去年七八月曾组织部分企业老板和人事经理进行劳动法专题培训,通过方伟打官司的事例以案说法。“尽管打官司让企业头痛,但这些官司的起因还是涉讼企业不遵守劳动法,侵害员工权益。所以,法院的基本态度是支持依法维权。”

争议“维权狂人”

有人对方伟的行为提出疑问。宁波一家服装企业总经理说,如果员工都是抱着别有用心的目的来上班,专门找企业的茬子,就是人为制造矛盾,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另一位参与判案的法官说,尽管案子是判方伟胜诉,但他并不完全认可方伟的做法。“以打短工形式频频跳槽索赔,挤占了大量行政和司法资源,造成企业内部关系紧张,不利于和谐。”

还有人称方伟是“维权狂人”,是“钓鱼式维权”,属于“恶意维权”或“过度维权”……

对此,有网友认为,维权本是正当合法的。现实中如果让一个打工者用“钓鱼”的方式抓住证据,企业才肯认错,正反映了打工者维权之难,也说明有关部门在保护打工者利益工作中没有尽到责任。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教授说,如何看待方伟的“钓鱼式维权”,首先要看到当前社会现实,确有不少企业违反劳动法、侵犯员工权益,方伟要求维权理所当然。同时,方伟没有使用极端手段,而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样值得肯定。

殷醒民说,如果像方伟这样的人多了,老板就会有顾虑,企业侵权现象就会减少。但也不能简单地为方伟拍手叫好,这种“单枪匹马”式的维权难免有负面效应,只有劳动保障、法院、工会等有关组织一起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尊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社会环境。

新闻推荐

三大“收入落差”考验分配制度改革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李亚彪 刘健 孙洪磊

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政府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在审议、讨论报告中,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三大落差”引发代表委员强烈关注:劳动性收入在国民分配中占...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宁波“维权狂人”引争议 ■ 新华社记者 郑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