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情牵动社会各界的心,整箱整箱的矿泉水通过救援渠道运入受灾省份:广东省红十字会筹集200吨饮用水发往云南文山州;中国南航组织1万桶饮用水空投云南寻甸县;广东团省委募集300吨饮用水,分别发往广西、云南、贵州……
不过记者在旱区采访发现,当地抗旱人员都认为“千里送水”虽显情意重,但并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西南各城市、县城并不缺水,所缺的是把水运往乡村居所的工具和人力,以及大灾后维系村民生活的口粮。
矿泉水不如PVC水管
“你们运水过来也费劲,起的作用也不大。”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达瓦对羊城晚报记者说。“云南农村的生活水平还达不到喝矿泉水的标准,能喝上干净水就不错了。”确实如此,记者走访过的乡村一般使用当地河水、地表涌泉和汇集的雨水,干净的煮开饮用,水质较差的用于喂牲口、洗手洗脸,很多村民从未喝过矿泉水。
记者还发现,云南各地的城区、县城并不缺水,连市政绿化都可以保证。200多元的汽油补助就能让抗旱运水车跑上一整天,把数十吨水分送到各个村庄——同样的钱用来买矿泉水,扣除长途运费,送到农村已是杯水车薪。
云南丰富的水资源,并没有因为干旱而消失殆尽。很多山坡上的村庄附近有水源,或在山沟,或在溶洞,但因为缺乏引水设备,村民取水要花几个小时。
“送矿泉水还不如送些电泵、PVC水管,可以帮很多村子装引水工程。”云南大理州祥云县水利局负责人说。此外,县里用来分装水的塑料桶也不足。
未来可能因贫缺粮
旱灾令云南大部小春作物绝收,给农户带来极大损失。在罗平县唐梨洼村,记者走进村民熊自芬家,一口大锅里存着她一天的口粮:水煮玉米面,外加上几片晒干的白菜。村里多数农户都留着去年收成的玉米,今年粮食减产,未来家里的余粮将十分紧张。
记者了解到,云南农村的主粮是水稻,农户们种植烤烟、油菜籽、核桃、玉米、小麦等作物,主要目的也是换取大米。旱灾之下作物减产,农民收入锐减,加上本地水田多改种旱地作物,未来可能出现“因贫缺粮”的情况。
“县里的小春作物基本绝收了,争取大春补上。我们调整了作物结构,今年水稻压缩5万亩。”大理州祥云县农业局副局长柳加贵说,但大春耕作还要指望5月的降雨。祥云县是云南最高的坝子,水容易流失,又没有大江河过境,今年旱灾损失特别大。
祥云县防办主任王建全说:“矿泉水用处不大,捐点粮食吧。”他表示,眼下救灾主要保证农村饮水,至于农业灌溉已基本放弃;因此今年农民的口粮将趋紧张,希望外界能有针对性地援助一些贫困村庄。
据《羊城晚报》
相关新闻
国家气候中心:
解决干旱仍需10场暴雨
云南、贵州、重庆、广西、四川等地近日来抓住自然降雨机会实施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此后还将抓住机会扩大人工增雨规模。3月31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工增雨效果明显,但不会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记者关于“旱区的人工增雨是否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提问,郑江平表示,“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催化剂,剂量比较小,不会对现在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任富民说,受近日降雨影响,云南、贵州等地大旱有所缓解,但干旱持续,“要想彻底解决干旱,起码要下10场暴雨”。
任富民说,根据贵州送达的报告,贵州起码缺水490毫米,这意味着如果按50毫米一场暴雨来计算,需要10场暴雨才能彻底解决旱情。据悉,这种算法还是在没有考虑雨水流失的情况下计算的。因此,从当前云、贵、川等地的降水量来看,这离彻底解决干旱还有很大距离。
同时,任富民坦承,受气候预测科学水平的限制,我国暂时没有办法预测到此次西南大旱的情况,更没有预测到会持续如此之长的时间。他表示,气候预测在国际上都是难题,“这与天气预报是两码事”。
据《京华时报》
新闻推荐
甘肃省将在主要灌区稳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 农业灌溉实行配水到户
【本报讯】 大水漫灌现象在水资源短缺的四川省将受到严格限制:从今年开始,一项新的农田节水规划开始实施,其中规定,农业灌溉用水将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