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前后,浏览各种媒体信息,看到的多是“感激师恩”、“师生情谊”、“红烛炬泪”、“桃李芬芳”的报道,但最令笔者感动的是,城里的教师们不辞辛劳地“送教下乡”。
时下,各行各业的“下乡”活动此起彼伏,医疗下乡、科技下乡、家电下乡,凡此种种,都让农民朋友们获益匪浅,也都是人们对新农村建设大力扶持的具体表现。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教下乡”活动无疑是授人以渔。面对的是渴望知识期待成长的孩子们、在乡村教育园地默默耕耘的园丁们,送教的老师把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创新的教学方法,与乡村师生们互动交流,无私传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优化了素质教育及教育创新。
医疗下乡、科技下乡、家电下乡、送教下乡等,都是党和政府惠民利民的举措,笔者为之叫好,但笔者还是认为“送教下乡”更实在、更惠民、更迫切。因为,扶持农村的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层次更深,尤为重要。不可否认,由于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现时乡村的教学环境、师资质量、条件设施等还显得相当薄弱,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乡村教师在艰苦环境条件和微薄工资收入的窘境下,顽强地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这就更需要“送教下乡”活动的开展来平衡城乡差别,来鼓励乡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是强国富民的根本。新的时代、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使命。具体来说,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两基”攻坚、素质教育乃至新课改的任务都很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百倍的努力去担当,去奋斗。“送教下乡”活动只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小小的”举措和探索,我们期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创新发展,以及各界人士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教育这块培育下一代的园地上,一定会有更多的活动项目、更多的教科成果涌现。
新闻推荐
谢建社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的“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包容性增长主要是指经济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