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蛟龙转鼓:传承四百年 闻名海内外

来源:咸阳日报 2011-01-01 00:2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波海

蛟龙转鼓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以乾县王村镇为中心辐射西部地区,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其曲牌、舞蹈、鼓点、表演技法等全靠民间艺人的记忆和口传面授留传下来,由于战争、饥荒、灾难等原因,其多次失传之后又失而复得。改革开放以来,“蛟龙转鼓”经过艰苦挖掘、反复整理,再次活跃在民间,并闻名海内外。

蛟龙转鼓的最大特征是: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秦鼓风韵剽悍,既鼓之舞之,又足之蹈之,既可以聆听到震憾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除具有鼓舞的表演特点外,其鲜明特色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跳的动作又分为易地跳和原地跳;转的动作又分为自转和公转。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漫舞,节奏复杂,汹涌澎湃,跳跃舞姿优美动人。蛟龙转鼓400多年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下了牢固的根基,在民间经历了世代传承和演进过程,以强烈的艺术魅力确立了自身独特的舞蹈地位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近年来,乾县政府专门聘请了乐理专家对这一曲谱进行抢救性整理,并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在全县成立5支专业表演队伍。乾县王村镇大王村现有150多人都会打鼓,蛟龙转鼓凝聚着他们对于祖先的缅怀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执著。乾县文化馆齐旭峰馆长介绍,“蛟龙转鼓”争取更多的机会参加大型演出,提高知名度,使其和“安塞腰鼓”一样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文化品牌。从上世纪90年代起,蛟龙转鼓就闻名国内外:1993年央视《民族风情》栏目组拍摄丝绸之路时特地前往乾县拍摄蛟龙转鼓的表演场面;1995年在首届“中国乾陵女皇菊花展”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同年又代表咸阳市参加第六届江苏太湖艺术节;2004年8月央视《华夏文明》栏目组拍摄“乾州蛟龙转鼓”,在央视国际频道节目中全球播放,反响强烈。2005年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研讨会暨咸阳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上,乾州蛟龙转鼓为晚会首演节目,精彩的表演受到了海峡两岸与会文化专家学者的好评;2006年11月5日,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演出;2007年5月,赴临潼兵马俑参加“黄金周”陕西非物质文化专场演出,近50万中外游客欣赏了其风采;2007年11月5日,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演出;2008年7月4日,参加迎奥运火炬进咸阳演出……

蛟龙转鼓让世界了解了咸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已被确定为首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②

新闻推荐

宝鸡猕猴桃推介词奖金无人领欲“人肉搜索”作者

“谁说众口不好调,尝尝眉县猕猴桃”。去年12月25日,经过专家论证及大众评审一致认定,这14个字的推介词,获得了由眉县政府面向全国征集眉县猕猴桃推介词活动的头奖,奖金8000元。由于获奖者是网络参与,未...

相关新闻:
征地的阵痛陈希文2011-01-12 13:22
猜你喜欢:
评论:(蛟龙转鼓:传承四百年 闻名海内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