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住了三次院,新农合就结报了三次,要不是有这样的好政策,我恐怕只能坐在家里等死了。”新仓镇花园村磨形组村民徐杏芝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去年, 60岁的徐杏芝因先后患疝气、肝硬化等病,在县人民医院和安医附院住院共花去12992.65元,及时结报6452元,并在病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县合管中心及时为她办理了特殊慢性病补助。如今,病人每隔两个月就要去县医院复查一次,所有检查费用都能及时结报到手。“我出院也只有十来天啊,算上我的那笔,去年新农合总共补偿了我家近10000元,对于我这个曾遭受过变故的家庭来说,的确不是一笔小数目。”徐杏芝的丈夫周张训说,“自从有了新农合的好政策,我家每年都积极缴费参保,2008年3月份孙子出生后,我立马找到镇农合办补办了参保手续。”
2007年,我县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四年来,累计筹集新农合基金18545.63万元,累计补偿参合农民83.94万人次,兑付补偿金1.75亿元。全县参合率由当年的82.44%上升到95.54%。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逐渐提高到150元,进一步增强了新农合抗风险能力。报销比例也显著提高,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从40.22%提高到49.03%,人均补偿金额由961元增加到2050元。仅2010年,全县参合农民47.97万人,全年共计补偿462135人次,兑付补偿金7107.06万元,其中住院补偿达10万元封顶线的有3人。基金支出占当年筹资总额的97.85%,占累计基金的86.35%。住院实际补偿比49.03%,位居全省17位,全市首位。住院率4.9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县也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农合工作先进县”,同时在市2010年度民生工程考核中,名列全市第一。新农合作为我县民生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使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极大缓解,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并已成为广大农民享之不尽的“民生大餐”。
2011年,全县参合488162人,参合率再创新高,达97.36%,较2010年又提高了1.78个百分点。新农合筹资标准每人每年也增至230元。为确保农民受益最大化,我县根据省补偿方案要求,结合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调整颁布了2011年新农合补偿方案。新方案中,除部分人群意外伤害补偿比例略有下降之外,其余补偿比例、标准均得到了提高。近日,在县合管中心,记者遇到北中镇莲花村的吴振宇正在为母亲陈翠华结报住院补偿。今年62岁的陈翠华前不久患上脑动脉瘤出血症,转诊至上海长海医院手术,花去医药费25.646343万元。按照今年新农合新的补偿方案,陈翠莲可以结报11.639万元,加上前期县市两级医院已即时结报补偿0.5361万元,患者正好达到了住院补偿12万元的封顶线。“要是在去年,最高只能补偿10万元。”该中心工作人员如是说。至目前,陈翠莲是2011版新农合补偿方案受惠最大的患者。
一直以来,我县新农合工作坚持“立足常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的工作思路,除最大限度让惠于民外,还特别注重创造一切条件,方便百姓就医、结报。去年新农合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网并与省平台成功对接,近13万张参合IC就诊卡也全部发放到参合农户手中,真正实现了“全县一张网,农户一张卡”,方便了群众及时结报。为方便在县外医院就诊的患者能及时结报补偿,从2009年起,我县先后同14家省级医院、8家市级医院和湖北省英山县医院签订了即时结报协议。患者可在以上23家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时,凭新农合IC就诊卡、本人身份证(分娩还需提供准生证)就可即时结报补偿款。截止去年12月底,我县县外通过即时结报补偿患者达1417人次,兑付补偿金447.67万元。县外即时结报的全面实施不仅方便了参合群众县外就医补偿,也充分体现了新农合制度的惠民性。对此,前不久刚从安医一附院住院回家的晋熙镇九龙村村民万四喜感受最深:“只要材料齐全,医院就直接把补偿款算给你,结报方便着呢。”在2008年11月我县实行乡镇医疗机构门诊统筹全覆盖后,去年8月,又在县中医院实施。同时将村级门诊统筹定点资格的确定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有机结合,同步验收,稳步推进。目前我县已在15个乡镇的94个村级卫生室开展了门诊统筹,且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品种的零差率销售,扩大了新农合制度受益面。为有效避免补偿现金发放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我县还与县建行合作,成功开通网上银行兑付补偿款业务,再创便民新举措。去年全县通过网银兑付补偿3255万元,该做法得到了省卫生厅、合医办的肯定和认可,在全国均属首创,《健康报》、卫生部《农村卫生简讯》对此充分肯定,向全国推介。“今年,我们将与民政、财政等部门合作,推行补偿结报“一站式服务”模式,即特殊人群在出院时,其大病救助款可与新农合或医保同时即时结报,此举可以免除相关患者申领大病救助款的劳顿之苦。”县合管中心负责人说。
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上,我县形成了卫生部门主管与多部门监督、群众举报投诉与主动调查、现场结报与每月公示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在相关部门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外诊材料审核、不定期向社会公布新农合基金收支使用情况等举措的基础上,为督促县级医疗机构自行控制患者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农民就医负担,目前,该中心还准备在县级医疗机构顶级技术水平下,初步确定10个病种,拟于今年7月份开展单病种付费试点。同时还组建成立了由14人组成的新农合乡镇监审员,负责对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及时保障基金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本报通讯员汪朝晖本报记者陈开明)
新闻推荐
会点龙王,龙船下水。 祈福平安,纪念屈原。 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争先恐后,相互追逐。 两箭齐发,奋力竞渡。舵手摇橹,把握航向。 鼓手击鼓,鼓舞士气。 挥桨如翼,水花飞溅。 抢到头彩,喜笑颜开。 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