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学者 作家缅怀文化巨人

来源:兰州日报 2011-09-26 02:27   https://www.yybnet.net/

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位为中华民族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巨人,北京大学9月15日举行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座谈会暨《鲁迅大全集》(33卷)首发。近年来,“教材中减少鲁迅作品”引起网友热议,社会上还不时传出“去鲁迅化”的杂音。为此我们采访相关学者、作家、鲁迅后人及出版人士,与读者一起从侧面回眸这位文化巨人的人格魅力和时代价值,以及其所走过的传奇人生。 

贡献:“立人”思想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意义

有人认为鲁迅经典在今天已经失去价值了,不值得如此纪念。你认为鲁迅对文学或思想文化或对学术发展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张梦阳:20世纪初叶,面对列强侵略、屡战屡败的巨大挫折,中国的有识之士纷纷思考强国之道。有人“竞言武事”,认为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有人提出“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主张必须发展商业,实现立宪国会制。鲁迅则坚决反对,1907年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立人”思想,指出“商估”、“武事”、“立宪”之说不过是“辁才小慧之徒”的浅薄之论,不是“根本之图”。提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立人”主张,又在《摩罗诗力说》结尾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至今已经104年了。我觉得不应以“百年意识”来理解其价值,而应以“千年意识”,以至更长的时间看待鲁迅当年的呼唤。已故学者何满子有一句名言:总之,只要人类存在,鲁迅“立人”思想就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意义。越是在商品大潮、市场经济冲来,“质化”严重、物欲横流的时刻,越要强调“立人”、强调人的精神!

周令飞:从鲁迅去世到现在,讨论鲁迅的“时代贡献”一直从未没有间断过,各界更有浩瀚的学术论述。鲁迅精神或贡献归结为4个方面:立人(思想)精神、独立思考、拿来主义、韧性坚守。另外,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鲁迅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国家已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繁荣,但保持社会理性,维护公平正义,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无私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依然是我们的主流价值观,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胡野秋:鲁迅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至今还找不到一位可以全面超越他的大师。认为鲁迅的经典在今天已经失去价值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应该承认由于长期对于鲁迅宣传的“实用主义”和“意识形态化”,对全面、客观地认识鲁迅有相当大的误导,一会把他当旗手、一会当斗士、一会当愤青,就是没有把他当文学家、思想家来看,包括目前的鲁迅著作有很多也是被割裂、肢解、误读的。很多对鲁迅的非议也建立在对原作的无视中,靠对解读的批判来完成。事实上在今天,一个讲真话、独立思考、批判现实、外表坚硬内心柔软的鲁迅,更应该得到应有的评价。郁达夫在鲁迅逝世时写过一篇《怀鲁迅》,他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作品:开始理性、客观、自然地逼近鲁迅

最近几十年,无论是鲁迅的著作还是研究鲁迅的相关著作,一直呈现出“强劲”的出版和再版势头,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梦阳:纵然鲁迅生前生后,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谩骂、攻击与贬损,但是“鲁迅风”始终强劲。新世纪以来无论是鲁迅的著作还是研究鲁迅的相关著作,一直呈现出强劲的出版和再版势头,在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之际,这种势头更加强劲,海内外鲁迅的读者越来越多,对鲁迅的兴趣越来越浓,鲁迅所言越来越深入人心,他的思想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我认为,其中的根由,绝对不来自外部的宣传或者贬抑,根本原因源于鲁迅著作与思想的内部,在于鲁迅经典在今天依然保留其珍贵的价值,鲁迅无论对文学,还是思想文化,对学术发展的独特贡献越来越显现出了巨大的意义。

周令飞:当下好多出版社都已经转制了,有关鲁迅著作的不断出版,说明这个时代还需要鲁迅,还需要鲁迅著作。简语之,鲁迅著作还有开阔的市场的需要。纸质慢慢式微的当下,多个出版社(出版公司)争着出版鲁迅的著作,显得难能可贵。未来鲁迅著作的出版需要还应该细分,但不应该扎堆出版。

胡野秋:现在对鲁迅的研究正在逐渐走向正途,过去我们只知道一个“横眉冷对”的鲁迅,近些年出版的一系列研究新著,在为我们还原一个血肉之躯的鲁迅。比如林贤治的《鲁迅的最后十年》;朱正的《鲁迅传》、《一个人的呐喊》等等,都从大量史料中钩沉出历史细节,这些新版和再版的书籍,告别了过去鲜有史料、妄下判断的非学术倾向,开始理性、客观、自然地逼近鲁迅,逼近真相。把鲁迅请下神坛,重回俗世。这种现象正说明鲁迅以及他的大量作品仍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依我看,鲁迅是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再活一千年的作家。  

传承:绝非喊几句口号可致

你觉得当代人应该如何传承鲁迅精神?

张梦阳:试看眼前,有人把钱摆在第一位,不要做人的起码道德底线,贪污受贿、欺世盗名、蝇蝇苟苟之风盛行,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市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遭到严重危害,而中国知识界却采取了“犬儒”的态度,不仅失去了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不予揭露批判,反倒粉饰太平,遮掩矛盾,甚至于为了分得一杯羹,充当“传声筒”和“辩护士”,人们怎么能不越来越感到需要鲁迅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思想:既勇于承担矛盾,正视现实;又能够以清醒的理性、坚实的韧性、富有智慧地“反抗绝望”,悲壮前进。怎么能不大声呼唤“真的人”的到来,“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呢?!“鲁迅风”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越来越强劲的。我们应该为之欢呼,催它更加强劲!

周令飞:要传承鲁迅精神,先要了解、认识鲁迅,当下的中学教材里,有些作品确实不适合年轻人的“味道”,有点消化不良。特别是向年轻人传承鲁迅需要一个过程。

胡野秋:传承鲁迅精神,是一个并不容易的事情,绝非喊几句口号可致。但当代社会仍然没有摆脱鲁迅先生一再批判的精神窠臼,国民性的改造也远未完成。当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首先是要学习鲁迅绝不向黑恶低头的“硬骨头”精神,不妥协、不苟活;另外要像鲁迅先生那样终生不倦地学习,创造出具有深刻洞见或独特魅力的精神产品;同时还要像鲁迅那样对青年、对世界、对未来充满善意和期许。当然,传承鲁迅精神,首先要读鲁迅原典,也就是说读鲁迅必须“一手阅读”,如果只靠“二手阅读”,是永远无法理解鲁迅的。  据《中国图书商报》

新闻推荐

火车票新退票费标准昨开始执行

【据新华社电】 北京铁路各车站25日开始执行按每张车票面额5%的新的退票费标准,与之前的20%的退票费相比,减少了四分之三。记者从北京铁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学者 作家缅怀文化巨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