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棠
三宣堂前,刘永福横刀立马怒发冲冠,戍边卫国、抵御外侮的雄风依旧;冯宫保第,演兵场默默无言仰俯天地,犹见当年冯老将军奋勇杀敌的豪气干云。
中山岛上,孙中山先生目光如炬,穿越时空的睿智仿佛仍在天地间回荡;保税港区,丽日蓝天下门机巍然矗立,集装箱井然阵列,繁忙吞吐中展示着一个现代大港正在雄起。
捐资建港、填海造地、应对危机、克难攻坚……
中石油、林浆纸、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一个个足印如一座座丰碑镌刻在海角天涯的青山绿水间,一个个故事似一曲曲赞歌昭示未来启迪后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钦州人民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历程闪耀着自强不息的光芒。仰俯天地,我们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创业艰难百战多”。
“5+2,白+黑”,吹沙填海车水马龙,严寒,酷暑,暴雨,烈日,建设大军夜以继日战犹酣。“钦州精神”铸造“钦州速度”,催生“钦州品质”,改写“钦州版图”,创造“北部湾奇迹”,引领钦州走进跨越发展的新时代。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美丽传说,在北部湾畔,在钦州崛起的征程上,演绎成激荡人心的现代新篇章。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沧海桑田,记载历史风烟。钦州千年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凝重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风景这边独好”,前行脚步雄浑铿锵,抒写画卷波澜壮阔。
抚今追昔,百感交织。古安千年,沉浮兴衰,花开花落,潮涨潮退,述说着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诠释着一个显浅而深邃的道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1.
澎湃的时代,
总会有一个声音穿越时空
新时期的“钦州精神”表述语千锤百炼凝成八个字——“自强实干,融和共赢”。
自强是什么?
是意志,是精神,是品格,是修养,是积淀。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整体乃至一个人,自强、自立都和国格、人格和精神品质相提并论。
我们中华民族一贯提倡自强自立,以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著称于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君子效法天,要像天宇那样不断前行,努力进取求上,自强不息。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中华民族更是一部自强自立的历史。回望华夏历史长河,从天地玄黄、女娲补天到沧海横流、大禹治水,近观神州百年风云,从大规模外敌入侵到九八抗洪,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志士仁人,在民族危急关头,置生死于度外,救民族于水火之中。正是靠这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哺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一次次灾难忧患的严峻考验,砥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拨开时空的层层帷幕,可以发现,自强,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支点和动力,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可歌可泣的经典。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往今来,最出色的人物往往成就于挫折逆境中。大凡成功有为者,无不是坚忍不拔、敢于藐视困难的人,大凡碌碌无为者,无不是怕苦怕难、贪图享乐之辈。
磨难和挫折是强者和弱者的一块试金石,强者愈挫愈奋,弱者一蹶不振。
自强,就是认识使命、敢于担当,就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就是破旧立新、开拓创新。
2.
词客分明怀故土,
钦州何必是天涯
钦州的千年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发奋图强的历史。自强,是兼备山的刚毅气质和海的不屈性格的钦州人最鲜明的精神写照。这种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钦州建设者们奋勇拼搏形成的优良传统。
在国难当头,这种精神在刘、冯两位先辈的身上,体现为深明大义,英勇抗击外侮,捍卫国家尊严,扬我中华声威的壮怀激烈。
在非常时期,这种精神表现为钦州人民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高风亮节。在北部湾地区,钦州可谓饱经沧桑,备尝艰辛。新中国成立初期“三进三出”广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担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北海、防城港先后分出建市,北海得开放之先使城市快速崛起,防城港据大港之强而获经济增量。在区域变动频繁、戍边卫国重任在肩,起点低、底子薄的情况下,钦州人民不等不靠,义无反顾,耕山耘海,政通人和,物阜民丰,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北部湾风生水起千帆竞发,当新一轮开放开发惊涛拍岸,这种精神,更反映在钦州人傲立潮头唱大风,以“舍我其谁”的气魄挺身而出的敢于担当,奋勇争先,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充当“桥头堡”,在北部湾经济区中成为“排头兵”、“先行者”、“实验区”,更以“魅力之城”代表中国亮相东盟。
钦州湾畔说自强,论人不应失小玲。面对厄运来临,张小玲这位身残志坚的乒坛女将,不怨天尤人,不俯首听命,敢于挑战极限,勇创残奥会女子乒乓球比赛“五连冠”,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在世界赛坛。
说“世界冠军”,还有张祥森、张载荣、陈春莲这三位“蕉乡”英俊,虽命途多舛,但他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挑战命运,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韩瑜捐肾救父。感天动地行孝道,堪称人间第一情。这种奉献精神,这种感恩情怀,当是勇敢的写照,自强的注脚。
“浓烟哥”谈夏林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舍生取义的英勇行为,不正是敢于担当、知难而进、不怕牺牲的自强精神吗?
正是这种自强精神的熏陶砥砺,才使钦州人文历史积淀丰厚,“钦州精神”薪火相传。
“人生在世,如遇极难之事,且当不难视之。”先辈箴言,如黄钟大吕启迪后辈,塑造了钦州人敢闯敢冒的“海派”性格。北部湾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后发展、欠发达、实力排位靠后的钦州,面对各种不利因素,不服输,不气馁,不犹豫,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奋发图强,率先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落户,率先在北部湾经济区收获甘甜。
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经过多年的戮力奋斗,钦州已从低谷崛起。今日钦州,不再捉襟见肘望洋兴叹。特别是近年来,凭借北部湾开放开发的东风乘势而上,“弯道超车”,成功“突围”杀出一条血路,初步实现产业“华丽转身”,“钦州正过万重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登高壮观山海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机遇稍纵即逝,搏击如逆水行舟。敢于背水一战,才能绝处逢生。
发展的空间无限,生命的潜能无穷。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钦州在压力下奋进崛起的轨迹给我们启示:不在压力中奋起,便在压力中沉沦。
自强,要志存高远,目光前瞻。钦州,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钦州应当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在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大背景下,在北部湾开放开发高潮迭起的态势下,钦州应该有什么作为?要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去审视去观照思考,去策划定位。钦州,不只是广西的钦州,也不仅是中国的钦州,而是东盟的钦州,世界的钦州。钦州要有“万里瞻天”、“一览众山”的高远,胸怀广宇,放眼世界,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竞争和博弈中成为最大赢家,在北部湾开放开发中应争当“急先锋”,成为引领广西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自强,要敢于担当,发奋图强。上半年的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区第一使钦州更具底气,投资软硬环境的明显改善更使钦州赢得了更高的信任指数,综合实力也从全区末位前进至前列。与自己比,进步可嘉,可与发达地区比,差距尚大。我们不能“小富即安,小成则满”,不能骄矜自诩,更不能自我陶醉,“绝不能在一片赞歌中沉没”。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推动改革发展,要以“跳起摸高”的勇气,以“弯道超车”的胆识,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
自强,要锲而不舍,励精图治。发展是一条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矛盾,只有发展才能增强实力。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抓工作促发展,要有目标定位,一抓到底一抓见效,不可朝秦暮楚,好高骛远,不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更新观念理念,不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十二五”的大幕已经开启。不久前召开的钦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吹响了“求富图强”进军号角,“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大手笔大智慧描绘和规划了钦州的锦绣前景:五年跨越,十年巨变,全力建设“三枢纽一新城”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的滨海新城。而这,已成为钦州380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梦想。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蓦然回首来时路,我们倍加认同此理:穷则思变,后来居上。愈挫愈奋,千锤百炼。挫折和磨难,未必不是一个人、一个地区成长的特殊历练,未必不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强烈激发。困难是阻挡弱者的高山,也是冶炼勇者的熔炉,更是砥砺强者的砺石。压力让钦州人民更加激发斗志,挑战更让钦州人民走向胜利走向成熟。
“我们已经走到一片‘绿洲\’,但我们的目标还在远方,必须前行,永不停息。”市委书记张晓钦在全市年中工作会议上的理性提示,意味深长,似警钟鸣响!
伟大的事业需要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有一个观点越来越成共识:衡量一个地方的实力和水平,GDP不是惟一的指标,它在特殊时期和重大考验面前的团体意志、社会价值和公民精神更为重要。
“钦州精神”是火把,是灵魂,是旗帜!创业之初,它激励我们拼搏开拓,在今后发展的路上,“钦州精神”将伴随钦州人一路同行,是钦州人民战胜困难、克难攻坚、超越自我、走向辉煌的不竭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兴忠本报通讯员黄鸿燕2月8日一大早,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中间坪村农事村办点迎来第一批客人,红石谭组的杨大妈和儿子小吴,来这里为年前刚出生的孙子上户口,还带来一篮红鸡蛋。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