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采穗圃是去年建成的,今年试采穗条3000多根,嫁接油茶苗2万多株,目前嫁接的油茶苗长势良好,明年就能出圃了。”11月15日,县苗圃负责人李光林侍弄着采穗圃内的油茶,高兴地说,“到盛产期,整个采穗圃将产穗条200万根以上,能嫁接油茶1000多万株,到时能为我县乃至整个安庆地区提供优良接穗。”
放眼采穗圃,一块块平整的土地方正有序,一行行拔节的油茶树高矮匀称。虽是冬日,这里却是绿意盎然,新抽的枝条随风起舞,青青的叶子鲜嫩欲滴,着实惹人喜爱。
油茶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发展油茶十几万亩,初步形成了集良种壮苗、丰产栽培、科技改良、综合加工、品牌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一大批油茶种植大户和从事油茶培育、加工等的企业,实现了公司+农户、苗圃连基地、加工建基地的良好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如何才能促使油茶优势产业得到良性发展?我县从油茶产业的源头抓起,在全市率先建起了油茶采穗圃基地,为广大茶农提供优质良种穗条,推广适合我县生长条件的优良油茶品种,进一步提高油茶籽的产量和出油率。
据介绍,去年,我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总投资210万元,由县苗圃在江塘乡建成油茶采穗圃基地180亩,栽植了长林3号、长林4号等6个品种36600株。李光林告诉记者:“以前,我县主要是从江西等地采购穗条回来嫁接,很不方便。采穗圃的建成,将逐步结束本地育苗外地采购接穗的状况,并能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良接穗。这样不仅能节约成本,而且能提高嫁接时效,从而提高油茶的成活率,为广大油茶种植户带来实惠。”
除建设了采穗圃基地外,县苗圃还同时建设了油茶试验林、示范林、种质资源收集区和繁育圃等功能区,通过比较,优中选优,选择最适合本区域栽培的优良品种或品系进行繁殖推广,为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本报记者 叶玲玲)
新闻推荐
12月15日,江塘乡何墩村朋爱芳正在村口向乡亲们吆喝卖土布鞋。为了照顾好70多岁的婆婆和孩子上学,今年初,在福建打工的朋爱芳和爱人一起回乡开始创业征程。夫妻二人千方百计筹集4万元购置了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