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月25日、26日,甘肃省第17届民企大型人才招聘会在高新人才市场举行,250家企业携千余岗位进场参加招聘会。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伴随着各个高校的开学,本周有很多“90后”也加入到了应聘者的队伍之中,而眼下“用工荒”的局面让企业更加注重劳动合同,同时对于保险、福利等方面的待遇也明晰了很多。
在这两天的招聘会上,记者看到了很多年轻的面庞。他们穿梭在招聘的人群之中,仔细地看着每家招聘单位贴出的岗位用人需求。遇到自己心仪的岗位,便彬彬有礼、一脸虔诚的走向前和企业招聘人员详细询问。经过询问,记者得知,这些应聘者多是应届毕业生,几乎都是“90后”,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愿意从最基层做起。
21岁的张佳泽是西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他告诉记者他学习的是汉语言文学,虽说今年6月才正式毕业。但是他想先提前找一份工作,专业是否对口不重要。关键是能给自己增加些社会阅历和经验,因此他愿意从最基层做起。“从基层做起,能接触到的东西多,而且也给自己的履历增加了含金量。我觉得挺好的!”张佳泽向记者说。
应聘者的话,也让企业很放心。“还担心今天来的年轻人怕吃苦,不肯到一线工作,现在看来比我们想象中好得多。”某家机器技术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向记者坦言说,许多年轻的应聘者还主动要求从基层做起,这让我们有些意外。
在招聘会现场转了一上午,应聘者刘桂娟基本都把简历投向了招聘启事中明确写出对于“五险一金”等提出清晰界定的企业。而记者现场了解到,和刘桂娟一样的应聘者还有很多,对于他们而言,用“劳动合同”的方式确定保险、福利等方面的事件远比口头承诺要可靠得多。而在现场的走访了解中,记者发现很多的应聘者都特别注重这一方面的要求,有很多甚至超过了对薪水本身的要求。而应聘者的需求也直接导致企业对于这一方面重视了许多。
一位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向记者分析,现在很多岗位都特别难招人,如果没有丰厚的薪酬和相关的保障措施,企业很难从其他同行的竞争之间招聘到人才。而在招聘会现场,记者也看到很多企业贴出的启事上都明确的表示一经录用均签订劳动合同、并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一金”。很多单位还为员工提供了午餐补助、电话费补助等优厚的补助条件。
西固举办就业援助活动暨春季用工洽谈会
2088人签定就业意向协议
【本报讯】2月24日,西固区举办2012年就业援助活动暨春季用工洽谈会。当日,来自北京、黑龙江、浙江等城市及区内企业共200多家单位前来招贤纳士,提供用工岗位8000多个,2088人签下意向协议,现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68万元。
西固区此次春季用工洽谈会以“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我们真情服务,共同努力”为主题,活动会场设立了用工洽谈区、就业培训报名登记区、劳动保障政策咨询服务区、创业政策咨询及项目推介区,邀请市创业促就业专家志愿团在现场开展创业政策咨询服务为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指导,推介小型创业项目,共发放《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甘肃省就业促进条列》等宣传资料万余份。记者看到,活动现场异常火爆,有家长替即将毕业的孩子来的,有大学毕业生,也有中年人。一名刚签了意向协议的求职者说:“我每年都外出务工,天津、沈阳、大连是主要务工地点。今年春节刚过,正为找工作发愁,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且工资待遇也不错,不用再外出打工了。”
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朱琳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加强交通管理上下同心共创畅通环境 市民共盼绿色低碳文明出行
【本报讯】“你好,是畅通热线吗?我有建议要提。”近日,本报6132888畅交通专线开通以来,得到了很多市民的响应,除了前几日市民集中热议的“交通先行”之外。这几日,加强交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