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刘琰的主治医师,当我第二次参加街道关于刘琰的座谈会,收获了四个字,震撼与感动!”说这话的是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张启科。近日,草场街街道举办了一场“真情解困,播撒幸福——爱心援助患病女孩刘琰答谢会”,与别的会议不同的是,因为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以及兰州日报的社区记者三年来,都参与了与死神抢夺这位18岁白血病女孩刘琰生命的爱心接力。
“小刘琰是我们大家的孩子”
刘琰,199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病前就读于兰州十中,在校期间品学兼优、乐于助人,不幸的是在2009年6月被查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她不得不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住院治疗。小刘琰的疾病,造成家庭背负高达几十万元的治疗费用,面对如同天文数字般的医药费,全家人顿时陷入绝望之中。在得知刘琰病情时,草场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金明也正在病床上,之前他被诊断为癌症刚刚动完手术,他强忍病痛拿出两百元钱告诉所有的工作人员先发起捐款帮小刘琰一家解决眼前的困难。
在小刘琰最痛苦的时候不仅王金明用温暖而坦诚的话语,给了她莫大的鼓舞,而且在小刘琰生活的草场街社区,时任社区主任的梁海燕对小刘琰也是呵护备至。当记者第一次采访小刘琰的事情时,梁海燕告诉记者:“我们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幼小的生命被病魔夺去,她的家人怎能承受这骨肉分离之痛呢?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要让小刘琰感受到,身边有很多人关心她、爱护她,这个社会是温暖的。”
“尽微薄之力,同学们想念刘琰”
在座谈会上,原刘琰班主任、兰州十中教师马得清手里拿着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他告诉记者,早上当自己给学生上完课准备参加座谈会时,一位学生从身上取出10元钱,请他帮忙带给刘琰,希望她早日康复,回到同学们中间来。得病期间,刘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在医院、家中通过北京101网校兰州分校学习初中、高中的文化课程。现在刘琰每天还将自己生病治病的心路历程以及所感所悟认真记录下来,希望有一天能出一本书叫《花季》,通过自己的真实故事去感染和激励更多的病友,振作起来笑对生活。
虽然每一次采访写稿时梁海燕都会交待记者,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她是白血病,因为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家里人都说刘琰患的是难治的严重性贫血。从这些细微之处不难看出大家对刘琰的呵护。其实小刘琰对于自己的病情非常清楚,但日常生活中,开朗乐观的小刘琰不是父母和亲友安慰她,而她却像个开心果一样开导身边的人,中间的这层膜谁也不愿捅破。
“稳病情已无方案,要另辟蹊径”
谈起刘琰当前的状况,主治医师张启科无不动情地说,他已经陪伴小刘琰三个年头,作为白血病里最难医治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这期间小刘琰4次病情反复,每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为了减少开支,除了关键时才与北京医科大远程会诊,平时他尽量改成电话咨询。每年过年,他都会给小刘琰送一个红包作为压岁钱,希望能给孩子带来吉祥好运。而每次入院治疗张主任也不忘给刘琰送上她最爱吃的巧克力和小零食,因为长期化疗对于一个孩子实在是一件太痛苦的事。可懂事的小刘琰却总是说:“张叔叔你别把我当病人,我会好的。”看着这么可爱的孩子,张启科感觉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为了给小刘琰治病他到过北京医科大、成都华西医科大请教专家同行,可给出的答案都是没有可行性方案,只有另辟蹊径让张启科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来。记者每次见到刘琰,不管病情多严重,很少在她脸上看到痛苦,这位花季少女总是那样幸福。她说有这么多人爱我,自己没有理由不幸福。
“房子不能卖,我们替你想办法”
刘琰的母亲王丽流着眼泪无助地说,社会各界对他们一家的帮助,自己已经感激不尽,而今她想把房子卖了给孩子治病。因为这几年能借钱的亲戚朋友他们借遍了,现在只有家里的旧房子还值十几万。在座的亲朋好友爱心人士听到此话,都说“房子不能卖,我们替你想办法。”张启科说,作为医生抢救小刘琰责无旁贷,因为三年的时间每次看到刘琰从他手里转危为安,已经产生了很深厚的情感。另外,因为平时极少与社区打交道,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哪个社区,从小刘琰的身上他第一次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心里非常感动。为此他积极联系几个做生意的朋友,希望他们能为刘琰高昂的医药费伸出援手。
新闻推荐
中国汽车“三包”立法经历了8年时间,终于露出曙光,业内专家预测该法规将于今年出台。事实上,汽车厂商早就开始核算成本,积极应对即将落地的“靴子”。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