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于文静樊曦农安粮安天下安随着我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3-11 09:22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于文静 樊曦)农安,粮安,天下安。随着我国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农业生态恶化形势严峻,保障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一些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粮食生产连续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抓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全国人大代表郝富霞说,吉林开通了“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短信平台”,整合广播、电视各类媒体资源,面向“三农”开展技术推广、市场把脉、问题咨询等服务,打通了一条公益性为农服务、信息直通农村的“高速公路”,深受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欢迎。

“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正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钱克明指出,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依托农场、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将促进农业生产跨越式发展,促进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并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物耗,减少农业投入品对土壤和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指出,当前农业信息化仍存在很多制约,部分地区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现有农业信息化软件及装备落后,产品化程度不高;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性不强;技术应用示范不够,普及推广不快等。迫切需要国家启动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对此,钱克明等代表和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为载体,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为对象,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开展大田作物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建设,提高单产和效益。对生猪、肉牛、奶牛、肉鸡、蛋鸡、鱼虾蟹等,以企业为单位开展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养殖场废弃物污染,带动农户健康养殖。

——推动农业经营、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针对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及时把信息传递给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选择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

——开展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同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开展信息化建设。 

新闻推荐

代表委员呼吁尽快立法遏制三大浪费

□新华社记者常志鹏程子龙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11日大会发言上,何清华委员提出“奢靡之风不可长”。一些代表委员更提出“吃喝浪费、超前消费、决策失误等三大领域浪费,归根结底都是能源资源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华社北京电记者于文静樊曦农安粮安天下安随着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