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詹学武老师从太湖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山区洪河小学任教,一干就是十年。后来又到郑畈小学任教四年后因为需要再次将其安排至另一个偏远学校—刘——河小学任教。这里虽说有公路,但路况极差。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开始他也叹过气,伤感过,彷徨过,但磨灭不了他矢志奉献家乡教育的理想与信念。20多年来,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几易学校任教,且一次比一次离家远,学校的海拔“高度”一次比一次攀升,他奉献教育事业的决心也随之高涨。每到一个新学校,他都像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铆在自己的岗位上。
勤家访是搞好学校工作的重要的一环,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的桥梁。每学期詹学武都坚持全面走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倾听家长的意见。学生们居住分散,但他和同事不辞劳苦,白天上课,晚上家访,多次深夜摸黑返校。他们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家长。1997年上学期,有个学生叫朱小毛,因父亲生重病,家庭特困等原因即将辍学。当时,正遇到学校要新建围墙,砌墙的材料需要人搬运,他主动与学校和村领导协商,将搬运工作给朱小毛的母亲做,并以此为名付其工资2000元。学校减免了朱小毛的学费,并号召师生为他捐款。经过不懈努力,朱小毛终于敞开心扉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了,他不失时机的利用班会、晨会表扬他的进步。朱小毛的学习兴趣终于被激发,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学业。
2010年下学期刚开学,詹学武接到学生赵安的父亲赵仁义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原来,由于赵仁义夫妻俩长年外出务工,赵安被祖父母娇惯成了一些坏习惯,学习成绩差,被同学疏远。对此詹学武循循善诱,注重发掘其闪光点,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他鼓励赵安同时参加了乒乓球、书法两个兴趣小组。赵安表现积极。詹学武不失时机,因势利导,总是对他哪怕是一丁点进步都适时表扬,逐渐地,赵安也变得好学、开朗起来。小学毕业成绩测试赵安语文85分,数学96分。赵仁义写信感谢詹学武:“我的孩子现在的表现与以前是天壤之别,全有赖于老师您的全心教诲,我们无以感谢,唯有铭记在心……”
2011年下半年,由于连日阴雨,路面较滑,詹学武在去学校的路上不慎摔倒,导致腿部严重骨折。在住院期间,詹老师并没有闲着,总是记挂着学生,医生建议至少休养3个月,可詹老师刚刚能拄着拐杖走动,就回到了学校。在孩子们惊异眼神里,詹学武艰难的走上了讲台,依然那么亲切。孩子们噙着眼泪,好像从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课。“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朗朗读书声,就是一记能医治我伤痛的最好良药”,詹学武憨憨地说。
詹学武为孩子、为学校,奉献着满腔的热血,唯独对妻儿、对家庭满怀愧疚。想起这些,这位42岁的汉子禁不住热泪盈眶。父亲詹先堂70岁了, 60多岁母亲因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不能自理。这些年,詹学武起早贪黑一心扑在学校上,竟没有为父母、妻儿烧过一餐饭!为了照顾一家老小,本来有一手缝纫好技术的妻子詹引平,不得不留守在家。因为对家庭有太多的愧疚,成就了对自己热爱的学校、学生的无愧!“我是山区走出来的教师,深知大山里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我教不好他们、带不好他们,就对不起学生家长,就对不起我人民教师的称呼”,詹学武说:“我唯有以教好学生的成绩,来感恩我的家庭为我的付出。”
新闻推荐
方洲水库全景 (赵国余摄) 晋熙镇刘羊村王屋整修一新的当家塘 村庄当家塘整治后焕然一新 综合整治后的天华镇马庙村姜河 综合整治后的汤泉乡王家河 百里镇柳青村前铺河河堤护砌场景 城西乡界址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