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焱)10月17日,记者自相关会议获悉,自2003年以来,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638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7万公里。全市农村公路发展基本实现了“畅、洁、绿、美、安”的总体目标。
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咸阳市着重从管养责任落实、机构人员配备、制度制定执行、资金筹措管理、监督检查考核五个方面来抓养管体制改革深化工作。结合实际补充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政府主导、责任明确的农村公路管理责任体系。
质量提升,带动发展。坚持把质量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依据中省文件精神,结合咸阳市实际制定《咸阳市通乡、县乡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从工程设计、招标、建设、验收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
强化养管,打造一流路况。以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为主线,结合咸阳市实际制定《咸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按照省上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行农村公路“干线化”养护和村公路“常态化”养护。
典型示范,整体发展。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示范县、示范乡镇、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在成功创建三原、长武两个省级示范县的基础上,启动彬县、秦都、渭城三个省级示范县和武功、旬邑两个市级示范县创建工作。
绿化美化,提高品位。制定《咸阳市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绿化美化、路肩硬化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所有文明示范路必须完成路肩硬化工程,要求采用不低于C25水泥混凝土现浇,且硬路肩宽度不低于30厘米,厚度不低于15厘米。在文明示范路两侧高标准建设1-2米的绿化平台,并对绿化平台植物的品种、株距等作了详细的要求。
完善安保,确保安全。坚持对桥涵及公路沿线设施进行定期不定期排查,建立了桥梁、沿线设施户籍档案和危桥数据库,对发现的四类危桥设置警示标志。组织人员前往河南省济源市考察学习农村公路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公路安保设施。
培养人才,持续发展。坚持“造血”与“输血”并举,连续三年举办农村公路养建管培训班,聘请专业老师和常年奋战在一线的技术专家为市、县技术人员进行讲课。多方引进专业人才,通过“输血”使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B)⑤
新闻推荐
长篇小说《都市挣扎》研讨会现场本报记者水木在坚持文学创作十余年后的2011年春天,本报记者韩晓英以城市文化打工者为对象的长篇小说《都市挣扎》终于杀青,小说得到茅盾文学奖评委、著名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