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 本报记者 班姣
初秋时节,驱车沿着309国道向直罗镇安家村行进。一路上尽收眼底的除了稻田、烟田外,便是一片一片的苗圃了。
“我一共育了13亩油松,去年卖了13000株,规格是1.2米至1.5米,每株24块钱,赚了30多万呢!”正在苗圃地里除草的韩富梅欣喜地告诉记者。“当初我总共才投资了1.7万,没想到五年就收益这么大,现在没出售的还有19000株,按今年的价格还能卖30多万元!”从育苗中尝到甜头的韩富梅有些激动。
安家川村地处桥北林区腹地。山上能长树木,为何不在树苗上做文章?2002年清明节后,安家川村的任喜喜、陈栓才、韩富梅等几户人家并没有像往年那样育植烤烟苗,而是在自家的口粮地里育植起油松苗,这一次实验,让祖祖辈辈和黄土打交道的几户农民欣喜万分,因为按照当时行情,苗木每株售价一角一分钱,与种植烤烟、玉米等作物比起来,收入要翻几番。
三年后,该村村民利用地处林区的优势,开始在育苗中使用林区特有的“营养土”,加之清水流碧的葫芦河水滋润,育苗技术日趋成熟,安家川的树苗在甘肃、山西、陕北等地声名远播,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走上了育苗之路。
“两年生的油松苗,现在的价格在1块钱左右,这都要归功于我们这特有的营养土,山上松柏树下有好几百年来树叶、树枝等沤出的无污染营养土,那可是育苗最好的肥料。一亩地就可以育苗30万株,如果移栽到营养土制作的营养钵里,价钱更高,你算算效益有多好!”村中的监委会主任陈栓才当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如今的安家川村民已经对育苗有了相当的经验,不再满足育苗卖钱、买种再育苗了,他们开始谋划着如何追求利益最大化。
“我们打算成立自己的公司,打造自己的油松苗品牌,再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左右了。”现任直罗镇安家川村支部书记的任喜喜抚摸着自己去年刚刚购置的轿车高兴地对记者说道。经过近十个年头的市场磨砺,安家川人已经对市场有了自己的认识。“只有拧成一股绳,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才能把事干大!”
现如今共有234户,1074口人的安家村,从事育苗的农民已经超过60%,育苗已经成为安家川的主导产业,年均育苗2000万株,年均销售300余万株,产值近300万元,育苗总面积达3万多公顷。
新闻推荐
在浙江桐乡梧桐街道的11个社区中,有党员义工服务队86支,党员义工600余名。每月25日的党员先锋日,社区内处处活跃着党员义工的身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桐乡市结合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