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西宁10月27日电(记者 马勇)总投资75亿元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三江源地区局部生态面貌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这一工程的实施也取得了一批高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科技成果,其中有两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先后实施科研课题及应用推广技术项目96个,其中“三江源湿地变化与修复技术研究”和“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相关部门制定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级标准,查清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类型及分布,提出了治理黑土滩的方案,建成了退化草地治理信息系统;初步确定了不同退化草地形成原因和恢复机理,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模式。
据了解,在已经实施的科技治理措施中,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的扩繁已经显现成效,现可年产商品种子30万公斤,为退化草地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闻推荐
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2012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