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讯 今年以来,泾县经济社会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今年,该县完成生产总值65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30%;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17.8%。近日,该县荣获全国“十一五”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先进集体殊荣。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建立了县领导结对帮扶重点企业机制,修订《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优惠政策,累计兑现各类工业奖扶资金8000余万元,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电机泵阀、宣纸书画纸、矿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51.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4%,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威能重型电机投放市场,6条机制书画纸生产线建成使用,省级电机质检中心挂牌运营,宣纸集团公司上市股改工作稳步实施。轴承加工产业投资1.4亿元,华尔360台套轴承组装生产线调试安装到位,科泰机床等9户配件生产企业全面投产,集原料加工、配件生产、轴承组装为一体的轴承生产基地初步建成,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农业生产增收增效。农作物种植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连续六年丰产丰收。茶叶、蚕桑、烟叶等经济作物面积达11万亩,产值达12亿元。大力实施畜禽、茶叶、林业产业提升行动,新增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建立4000亩名优茶标准化生产基地,林木蓄积量达5500万立方米。2万亩青檀林项目开工建设,70万斤燎草基地全面投产。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该县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奖,景区品质逐步提升。桃花潭镇被评为省级最佳旅游乡镇,桃花潭畔文化商业街等4个超亿元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共接待游客40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分别增21.9%和20.9%。宣纸书画纸及文化用品质检中心获批筹建,文房四宝大市场初设确定。启动城区农贸市场布点规划编制,推进太平湖市场改造升级,“放心肉”市场体系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房地产投资7.6亿元,增速居全市前列。
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增强。以“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为契机,全年实际利用省外内资80.3亿元、外资2100万美元,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牛岭水库和青弋江干流泾县段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琴溪220千伏输变电二期扩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积极配合做好合福高铁泾县段建设,205国道榔树口至双坑段改建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园区承接能力增强,收回盘活存量土地800亩,建成标准化厂房8.5万平方米。开发区政务中心、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实现区内工业总产值34.7亿元,增长13%;税收2.2亿元,增长44.7%。云岭开发区发展迅速,同创粉体、同盛碳酸钙等6个项目有序推进,中瑞塑胶、申宝粉体等9户企业投产运营。茂林泵阀产业园、丁家桥宣纸书画纸产业园初具雏形,城西、榔桥、蔡村等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乡镇特色园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重点推进25个美好乡村创建和27个村庄整治任务,桃花潭、榔桥等5个乡镇达到“美丽和谐乡镇”建设标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100%,实现“四有、六五”目标。高标准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启动高铁站区、青弋江两岸、城东新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自来水二厂二期开工建设,泾川景观大道建设基本完成,幕溪河南岸贯通开放。大力推进“三化”工程,完成红星广场、行政新区等重点区域绿化景观建设5万平方米,启动城区4个出入口景观改造。成立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指挥部,强力推进“双查”专项行动,开展集中强拆行动7次、定点强拆行动58次,拆除违法建设415处8万多平方米。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投入资金5875万元,全面完成年度民生工程任务,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1处,解决3.5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各类安置房695套、廉租房143套、公租房1093套。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出台《关于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1个乡镇电子阅览室和19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持续改善教学条件,建成3个乡镇公办幼儿园、25个留守儿童之家,改造加固3950平方米中小学校舍,特教学校一期主体封顶,宣城工业学校三期正式开工。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医院、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基本完工。着力解决下岗职工、城镇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421个,下岗失业再就业26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和就业技能培训、专题招聘会等活动,培训农民4425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548人。完成社会(儿童)福利院一期工程,荣获全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县。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8所,新增床位546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1%。
(特约记者 蔡盛 通讯员 朱成刚)
新闻推荐
坐落在泾县茂林镇的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刚过亿元,规模并不很大,却是安徽省乃至全国耐腐蚀泵阀、管道等系列产品的开创者,填补了国内空白。二十多年来,卧龙公司始终坚持走引进吸收与自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