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2月16日,人民日报记者在北京、天津、郑州、西安分别走访了一些机关单位,实地调查节后第一天的到岗情况,发现西安市未央区政务大厅过半岗位无人,郑州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服务大厅有10人离岗。(2月17日《人民日报》)
收假了,收心了,上班了。在政府部门,群众看到的应是公务人员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新年新气象嘛。但从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察访情况看,在少数地方、少数部门这样的状态还没到来,取而代之的是“热线电话”约半小时无人接听,部分乡镇称“还有七八天才正式上班”,工作人员要么聊天要么打瞌睡等种种不在状态的工作现象。
改进作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每逢“改进作风”话题一抛出,群众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冒出担心,害怕转作风成为“一阵风”。不是群众有意“泼冷水”,事实上,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转作风转着转着就成了来去匆匆的“一阵风”。有几种现象不可忽视:一是雷声大,雨点小,热衷于把宣传声势做大,但深不到底、沉不下去,只是走走形式而已;二是转作风“风力”孱弱,只是围绕城市周围“旋”,却辐射不到基层,刮不进千家万户,吹不到老少边穷地区;三是前紧后松,在中央、省市规定出台后刚开始一段时间,可能执行比较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进作风渐渐被淡化;四是上严下宽,一些地方、一些部门领导做得比较好,但转作风还没有深入干部人心,一些机关干部、基层干部还没有动起来。
作风不是“风”,也不应成为“风”。但转作风,重在“转”,实在举措带来实在变化,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这才是改进作风之目的。群众热切期待转作风“转”出“三风”:
一是“转”出新风。上下“抱成团”,共同下好转作风“一盘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转作风,改文风,改会风。说话“捞干的说”,做事“拣实的做”,勤政、务实、高效、廉洁,把“转”出的新风吹遍神州大地,拂过百姓心田,让人们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二是“转”出劲风。这种劲风,首先“风力”要大,吹进千家万户,吹进寻常百姓,吹遍整个大地,不留任何盲区。要变成发展的劲风,按照十八大的部署,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
三是“转”出暖风。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尽其所能地让群众的世界春暖花开:群众渴求一滴水,我们的干部要倾其一片海;群众要摘一片红叶,我们的干部要提供整个枫林。
新风、劲风、暖风,吹来风清气正,吹来政通人和。
新闻推荐
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印证了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出台的传言。调控升级的动作确定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全面限价。新政出台后,是否暂停购房?上海易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