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捷 文/图
学生们的寒假生活就要结束了,回头看看,转瞬即过的假期里,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又都收获了什么?是精彩还是单调?笔者通过新春下基层,走访了一些中小学生和部分家长,切身感受到了他们缤纷绚丽的寒假生活和形式不一的幸福快乐。
1“小候鸟”返乡
随着广东珠三角工厂春节前相继放假,一批批民工骑着摩托车陆续返回家乡,途经玉容一级公路返乡的玉林、贵港、钦州等地骑摩托车返乡的农民工日益增加。
在春运这个千军万马的洪流中,骑摩托车返乡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在这道风景中常会看到一些弱小的身影,他们附在父母的摩托车前或车尾,奔波在城市和乡村间,脸上有笑容,也有茫然。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四处忙碌,他们也像候鸟,跟着迁徙。春节前夕,容县城南客运站旁搭起两个大帐篷——“春运爱心驿站”,笔者看到,随父母在异乡生活的小学生们像候鸟一般,开始陆续跟随父母返乡。虽然路途辛苦,但有了父母的陪伴,归乡路上也就多了一分幸福。
2农民工子女的温暖
“红色羽绒服,还有新文具、新棉被……谢谢阿姨,我好喜欢,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些呢?这都是我一直嚷着让妈妈给买的啊!”11岁女孩杨晓祥捧着节日慰问的礼物兴奋地说。
年关将近,又是一年中寒意最浓时,而容县部分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还缺乏必要的过冬物资,年货也无法筹办。容县妇联积极发动该县的多家单位和女企业家,向特困留守妇女、特困家庭儿童(农民工子女)进行爱心捐助,最终筹集了1939件棉衣、40床棉被以及面条、大米、花生油等物资一批,于年前在石寨镇石寨村举行“巾帼送温暖、爱心献社会”活动,现场20多名特困家庭儿童受捐助。在捐献仪式上,爱心人士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不辜负社会和家人的期望。他们的举动,让孩子们备感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 寒假里的特殊课程
“买食物时要看清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包装袋是否完整,过期的东西一定不要买。”在容县城区的一家超市内,胡凌默正在教自己10岁的女儿如何独立选购商品。他表示,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使其逐步自立,成为孩子这个寒假新主题。
“一到寒暑假,我和许多家长一样,都在忙着为子女报班选择学一门技能,书法、围棋、舞蹈、音乐无论什么都行。但这个寒假,我希望能有些不一样的主题。”另一位家长李婉怡说,女儿平常在学校里学到的都是文化知识,假期还要去补课和学一些特长,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让孩子积累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培养其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
李婉怡认为,现在的孩子“高分低能”现象比较普遍。所以这个寒假她为女儿制定了一整套“训练任务”,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标准,以锻炼她的自立能力。“刷鞋、钉纽扣、正确选购商品以及做一两种家务,如收拾屋子、买菜、做饭等,都是她这个寒假的学习任务。”李婉怡说。
4 看“村晚”逛游园会
寒假开始,县底镇文化站及时完善的免费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服务设施,为留守儿童和孩子们打造第二校园与第二课堂。
新春佳节期间,各乡镇文化站均举办了有趣的游园活动,孩子们欢欣鼓舞,兴致盎然地玩起“贴鼻子”、“夹玻璃弹子”、“抢椅子”、“套圈”等游戏及猜谜语、送福字等多项活动。
为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过节需求,丰富其假期生活,一些乡镇文化站还上演“村晚”,各村“村晚”节目大都是自编自导歌唱农民新生活的节目,欢快的音乐、飘动的彩带,热闹的气氛,给孩子们奉上了一道文化盛宴.看着台上演员夸张而欢快的表演,孩子们也乐作一团,纷纷与台上演员互动。
5“爱我,就多陪陪我!”
2月11日下午,在容县火车站广场,许多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玩得小脸都红彤彤的,他们兴奋地说着、笑着。
家住容县六王镇谭和村的12岁女孩梁心萍,其父母几年来都外出广东务工,平时工作较忙很少回家,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弟弟,每逢放假,她只能每天做完作业就帮爷爷奶奶洗碗、喂鸡,空闲的时候跳跳绳、看电视,姐弟俩也没其他玩伴,还不如在学校里热闹。梁心萍告诉笔者:“今天,令我激动的是平时都很忙的爸爸、妈妈,主动陪我和弟弟去放风筝。我感到开心极了,幸福极了,嘿嘿,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就多陪陪我吧!”
新闻推荐
桂理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惟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