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梅 摄
本报讯(记者 蒋增科 杨宇晗)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姜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组讨论时发言,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努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讨论时,姜锋首先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字里行间体现着对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担当,彰显着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两个《报告》可以看出,中央政府顺时应势、审慎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节奏、力度和重点,既注重保持发展的速度和态势,又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注重经济的稳步健康增长,又重视保障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既注重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又强调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充分表明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科学务实态度,更加坚定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姜锋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从实际情况看,县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咸阳发展的问题和差距在县域、希望和潜力也在县域。要完成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战略任务,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下更大气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就县域经济发展,姜锋提出四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大对西部县域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加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适度放宽建设用地指标流转政策,使大城市的资金优势与县域城镇的土地资源优势互补。设立县域城镇建设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城镇道路、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建设项目补助,满足西部地区城镇化资金需求。
二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县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强地方金融事务和相关政策的协调,引导股份制银行落户县域地区,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新型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点发展,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活力。
三是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合理确定生态文明的发展内涵、运作机制和具体规划,明确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权限,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并向西部县区和农村倾斜。
四是加大对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与咸阳市彬长地区同属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三市”预测煤炭储量3140亿吨,已探明优质煤炭储量265亿吨。随着西平铁路、亭口水库等大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两省三市合作共建能源化工基地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要对这一能源板块加强调研和规划指导,在基地建设、资金扶持、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利益分成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协调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打造国家陕甘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A)②
新闻推荐
突出特色培训 助力统筹城乡 渭城“四大课堂”打造都市新区新农民
本报讯(孙娟琦吴鹏辉)去年以来,渭城区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和西咸新区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抓培训、注重实效促发展”的思路,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开辟“四大课堂”,锻造都市新区新农民。截至目前,该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