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岁月中慢慢沉淀幸福

来源:南国今报 2013-07-22 10:42   https://www.yybnet.net/

?老两口深情对唱。▼和谐幸福的一家人。

【情感工作室】由一五八医院激光整形美容诚意特约

幸福的家庭是夫妻契合,母慈子孝,健康快乐,同甘共苦……南国今报、北京假期国旅举办第二届“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如果你的家庭和睦美满,请参加我们的评选活动;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家庭,欢迎向我们推荐,让这些榜样家庭带给社会更多的温暖和感动!活动截至10月底,届时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

线索热线:

18977220003 

18977220002 

18978070413

这是一个拥有18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87岁的杨熙艺和同龄的老伴胡祖芬结婚60余载,养育了4个儿女,用温和善良的品性教育他们成长。儿孙们都团结和睦,“百善孝为先”成为他们共同遵守的家庭准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让许多人羡慕不已,也让他们成为和谐家庭的榜样。

忆当年

2013年7月18日,已进入夏日三伏天。杨家二女儿早早等候在柳州市区开往沙塘镇的公交车站牌下。这是她一周以来,第三次回家探望父母。

她提着大袋子,里面装满了给母亲治病的中药:“她舌头下边的三叉神经疼痛,好长时间都吃不了饭,还是这副中药管用!”

今年56岁的她已经当上了奶奶,退休后除了照顾孙子,还经常回家看看老父母,操心他们的身体。

从柳州市区到杨熙艺、胡祖芬老人居住的沙塘农场家属院,需要转两次车,行程近一小时。杨二姐自退休后,每周都要在这一路线上走几趟,她说:“这也是受我大姐的影响,她比我先退休,每个周末都骑自行车回沙塘看父亲母亲,已经坚持了七八年。我和妹妹都很感动,也决心效仿她。”

回家陪陪老人说话,和弟媳一起搞卫生、煮饭菜,一家人仿佛回到从前,姊妹们都团聚在一起,老人也特别开心。

三室两厅的房子干净整洁。一进门,杨家三女儿赶紧接过姐姐手里的中药。母亲生病后,她就搬来小住,和弟媳一起照顾母亲的起居:“以前我父母生病,都是弟媳一个人在料理操劳,很辛苦,现在我退休了,也可以过来帮帮忙。”

弟媳温顺地笑笑,面对夸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两位老人的精神很好。杨老身体健康,平日还能亲自下厨做饭;胡阿婆几年前摔折了腿骨,需要靠辅助器材来走路,行动不是很方便。杨老对妻子很有耐心,总会记得提醒她吃药喝水。

二老原是广西玉林人,他们在柳州生活了大半辈子,早已讲得出一口地道的柳州话。但私下聊天,杨老和妻子还是会说家乡话,乡音不改,倍感亲切。

1949年,他们经人介绍相识,然后组建起了一个小家庭。那一年,他们都23岁。

两人的家庭都不算宽裕。他战前当过教师,后来又参军一年,和平解放后没有固定的职业,只能待在家里跟妻子做做手工活。

她心灵手巧,绣花、织布、做衣服,那手工活在村里称得上数一数二。然而两人的生活还是很窘迫,赚到的钱只够勉强糊口。

他很爱读书,人也聪明,战后恢复考试,他连续三年都榜上有名,可因为交不起学费,只能放弃。

1952年他又一次考上线,能到柳州沙塘农校读中专。这一次,她变卖了自己结婚时的全部嫁妆,把换来的钱交给他,鼓励他去读书。

那时,她就已经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她认为丈夫只有去读书,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才有盼头。也是这一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降临人世。

他在柳州读书的三年,她独自承担家庭重担。平日要带孩子、照顾婆婆,织布换钱,很苦很累。可为了不耽误丈夫读书,她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

后来,村里的织布社看中她的手艺,招她入社,她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她很能吃苦,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每个月的工作成绩都在社里排第一,堪称劳模。

为表彰她工作突出,社里让她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这算得上最高荣誉。她很自豪,因为她成为了家里的第一个党员,并且多次获得优秀党员的称号。

丈夫中专毕业后,先后去了几个单位,最终分配到广西农垦国有沙塘农场,定职干部。

1957年,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出世,他们仍然两地分居。直到1960年,她才从老家调来沙塘工作,分别了8年,夫妻终于团聚。

沙塘没有织布社,她的手艺无法发挥,只能到基层去做农活。

回忆起当年的艰辛,他仍然觉得对妻子很愧疚——自己在办公室里搞技术,妻子却日晒雨淋地干着体力活。为了这个家,妻子一辈子都辛苦操劳。

1962年,上天赐予他们一份特殊的礼物。妻子第三次怀孕。这次,她生下一对可爱的龙凤胎。两个新生命的诞生,让他们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幸福中。

百善孝为先

在杨家儿女们的记忆中,童年时代是快乐无忧的。父母都是脾气温和的人,夫妻和和顺顺,从未争吵红脸,对待子女也格外疼爱。

他们对待儿女都很宽容,用自己的温和、善良来教育他们。

“我父亲特别喜欢小孩子,不管是自己家的,还是别人家的。”在杨老小儿子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他和双胞胎姐姐,每到周末,就要父亲用单车搭他们到镇上,吃碗米粉,赶赶集市。

父亲笑呵呵地把他们放在单车前杠上,骑着车子慢悠悠地朝远方驶去。

每到六一儿童节,母亲都会替他们几姊妹煮红鸡蛋,装进编织好的小袋子里,一人一个,当做小礼物。

周围邻居的小孩都很喜欢杨父。每次他下班回来,孩子们远远看到他的单车,就跑过去,亲昵地叫着他。他的口袋里总装着糖果枣儿,一人一把分给孩子们。孩子们领了糖果,就会搬来板凳,围在他身旁,央求他讲个故事。他也乐此不疲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

1960年代,最艰苦的日子,有很多家庭吃了上餐没下餐。他们家虽然人口多,但好在父母都领工资,还不算艰辛,也从没挨饿过。

“我妈妈心肠特别好,只要别人有困难,她总会伸手帮助。”杨家小女儿说。母亲用自己存下来的布料,亲手做好衣服,给那些贫困人家的小孩送去。有时亲戚邻居过来吃饭,她还会装几斤米给他们带回去。

别人都说她有菩萨心肠。

日子越过越好,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找到工作,结婚生子。这个家庭也慢慢扩大,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小曾孙,变成了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唯一不变的是彼此间的情谊,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团结和睦。

“孝顺”是家里晚辈们必须遵守的“家规”。不光是儿女孝顺,孙女外孙对老人也格外贴心。

孙辈们不在柳州,就教父母用电脑视频,把两位老人带到电脑前,跟他们聊聊天,给他们看看小曾孙的模样……虽然相隔遥远,但两位老人却觉得很温暖。

他们还常常组织各种家庭聚会,带上两老一起喝早茶、去户外烧烤。最近一次聚会,是外孙女从国外回来,一大家子人去KTV里唱歌。

两老也捧着话筒,唱起了当年的红歌。那一瞬间,白发苍苍的他们,仿若回到年轻时候。他是爱唱歌爱打球的阳光小伙子,她是能织布会纺纱的漂亮小姑娘。时光匆匆而逝,带走他们的青春,却沉淀了一辈子的幸福。

幸福的晚年生活

谈话的间隙,有从前的邻居过来串门,特意给两老带来枇杷果。两老为人和善又热心肠,人缘很好,左邻右舍都很喜欢他们。

邻居笑嘻嘻地说:“他们家真好!尤其是有个好媳妇。”

杨家姐妹点点头,一致赞同。

两老一直都跟着小儿子居住,生活上的事向来由媳妇打理。媳妇脾气温和,对老人很孝顺,从不与他们为难。

2006年婆婆手骨骨折,全由媳妇照顾,帮她洗澡洗头;第二年,又不慎摔折了腿骨,这次更为严重,媳妇仍然守在她身旁,任劳任怨。

老两口相伴了一辈子,感情也很深厚。妻子生病后,杨老为了更好地照顾她,开始学习煮饭,如今也算得上家里的“掌厨”。

杨老知道妻子身体不好,血压高容易头晕,就仔仔细细地把医生开的药方、说明书都看一遍,记下来。平时也研究一下怎么搭配用药。

有一回半夜,妻子血压升高,严重头晕,幸亏他及时给妻子服药,才缓解过来。年轻时,妻子为家庭操劳,年老后他自然要肩负照顾妻子的责任。

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如从前。儿女们都很注意他们的保健。

“我们有自己的菜地,老人们吃的全都是无公害的蔬菜瓜果。”杨家儿子说。

早两年,杨家媳妇在鱼塘边上开拓了一块菜地,每逢周末,三个姐妹都会回来,帮忙种菜。如今菜地上长着玉米瓜豆,种着嫩嫩的青菜,放眼望去都是她们的劳动成果。

家里人笑称这块菜地是他们的“开心农场”。

吃不完的蔬菜都大大方方地拿去送人,平时朋友来做客,热情的杨家人也要让他们“满载而归”,送出去的是无公害果蔬,传递着的却是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两老退休多年,生活可谓清闲。他们有各种兴趣爱好。

杨老的喜好比较“特别”——扫地。不是在自个儿家里扫,帮整个家属楼扫。楼前的那块空地总是被他打扫得格外干净。这个喜好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搬过几次家后仍然没有改变。

邻居们都夸他:“和你住在一起真好,公共场所那么干净!”

杨老笑呵呵,扫地既能让他锻炼身体,又能维护环境,何乐不为?

胡阿婆则做起年轻时的老本行——绣花、编织。虽然年纪大了,她依旧心灵手巧,能勾出漂亮的毛线鞋,编出精致的手提袋。就连年轻的姑娘们看了都喜欢。

这些年做出来的包包和鞋子,有好几百件,全都无偿地送给别人,她编织着快乐,收获着赞赏。

“我没有什么愿望,觉得生活已经很好了。”杨老说。

老两口现在最盼望的节日,是过年。那时候,全家上下18口人都聚齐了,一起回到沙塘过除夕。看他们打着地铺,彻夜聊天,吵吵闹闹开玩笑,老两口也满心欢喜。

在他们看来,幸福的秘诀如此简单——姊妹团结、儿孙孝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今报记者佘玉冰

策划 洪静

“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协办单位:柳州伊蕊婚庆策划室:伊蕊,爱让TA完美!韶山市毛果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毛果“故居”米,品尝当年味道。

新闻推荐

异乡女打工受骗 流落街头获救助

柳州讯 中秋之夜,一外地女子打工被骗而流落柳州街头,好心市民发现后报警求助。民警帮该女子联系上其丈夫,让他把路费汇到民警的银行卡上,然后取出来,买了去广东跟丈夫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岁月中慢慢沉淀幸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