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
国庆长假期间,北京一名村官之子的婚宴被网友调侃为“土豪婚礼”。这场大宴宾客的流水席连摆三天,并延请明星助阵,糜资不菲。面对记者质疑,当事人推说“亲家要办挡不住”。
按照人情论者的理解,婚丧嫁娶、迎来送往,既是习俗所在,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密切感情的契机。但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不少人又为人情所苦。一项调查显示,国庆长假期间,86%的受访者收到了婚礼请柬,近60%的受访者感受到“礼金”压力,有人感叹,一串喜帖圈走一月工资。人情,不但让很多人从时间和财力上都吃不消,也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载体。
因此,不能简单以传统和习俗为理由,放任不健康的社会风气蔓延。移风易俗,一直为我们党所提倡。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纠正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也不能理解为仅仅针对公职人员,而是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从而形成适应于文明社会的新风俗。
就公职人员而言,需要在革除不良风气方面带好头。事实上,对数不胜数的人情往来,很多人苦此久矣,但身在人情文化中,又不得不然。相关规定的出台,不少人心里是庆幸的。所谓的“挡不住”,如果不是内心并不那么坚定,很难成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事实上,人情和制度,并非水火不容。人们之所以对人情文化欲罢不能,说穿了是需要人情提供的润滑和便利。如果我们营造一种办事不必求人、依规矩不依交情的制度环境,相信人情文化会逐渐回归正常,不必成为如此之重的负担。事实上,在制度比较完备的地方、在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群体中,“人情”正在回归常态化的“社交”,以更加轻松平等的心态,进行热情而不谄媚、密切而不依附的人际交往。让制度发乎人情而不依赖人情,干群关系才会趋于自然,群众才会对各级干部产生真正的信任,整个社会也才会更加团结。
当然,人情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革除积弊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寻找更好的方式。如何让人际往来、干群交往更加健康、合宜,营造一种健康清爽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共同课题。
(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10月13日下午,中乙四分之一决赛第二回合深圳风鹏与青海森科的比赛在深圳龙岗大运会体育中心进行。这场比赛最后因客场作战的青海森科队在比赛打到第66分钟已被罚下5人,比赛被迫中止,当时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