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雯丽
童年蒋雯丽和姥爷
几年前,由蒋雯丽导演、编剧的电影《我们天上见》在业内广受好评,其中外孙女和姥爷浓浓的祖孙情感人至深,耐人寻味。2012年,蒋雯丽在电影剧本的基础上,添加了诸多生活细节,讲述了自己真实的童年故事。从她很小的时候,年近80岁的姥爷照顾她、帮她洗澡、给她喂饭、带她上学,到后来姥爷弥留之际,生活不便、反应迟钝的时候,她给姥爷喂饭、帮姥爷洗澡、照顾姥爷……蒋雯丽用看似淡淡的笔触娓娓道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淋漓尽致地流露着动人心魄的情感。
姥爷告诉大姐家里添了个小妹
听大姐说,在她4岁的时候,有一天姥爷把她叫到身边,给了她一颗小糖,告诉她:“你又有个小妹妹了。”
不是已经有个妹妹了吗?怎么又有一个呢?她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姥爷牵着手,提着一篮子撒子和鸡蛋,来到铁路职工医院,看到了婴儿床里的我。
大姐说,看到摇篮里的我忽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头发油亮乌黑,像缎子一样,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妹妹,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这是我跟大姐的第一次会面,她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见到的第二个亲人。
作为姥爷的独女,妈妈从小是被姥爷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家务事不太会做。旧时代熬过来的婆婆,对这样的媳妇,哪里会有好脸色。而妈妈是新中国第一批参加工作的女性,经济独立,她们和传统家庭妇女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愿意再受婆婆的气。妈妈生了我之后,借口姥爷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便理直气壮地搬回姥爷家去住了。我很荣幸地被妈妈带到了姥爷的身边。
我的姥爷1886年生于江苏省铜山县一个殷实的家庭。清末民初,津浦铁路(即今天的京沪铁路)通车后,姥爷作为火车司机(那时候叫“大车”),跟着工业革命的新兴产物火车,来到了因为铺设津浦铁路而建的城市蚌埠。
姥爷前后有过3位太太,第一位太太娴淑美丽,但是不生孩子。姥姥是第二位太太,生了四个孩子,三女一子,妈妈是最小的一个。姥爷的前3个孩子都先后死于结核病,大女儿死时17岁,儿子死时16岁。
从不抽烟的姥爷,因为女儿的去世开始抽烟。到了儿子去世后,他开始抽大烟。心里的痛,只有在那一刻才能得到缓解。
姥爷每天到儿子的坟上去哭,难过得都不想活了,可是回到家里,看到4个孩子里唯一剩下来的,只有六七岁的我妈,他又不得不活下去。
我是姥爷的“小尾巴”
姥爷从年轻时就爱养鱼养花,除了孩子,花卉盆景是他的最爱。我们家也因此得一美誉:唐家花园。但是自从有了我,姥爷便开始把全部的重心都转到了我的身上。
我的英雄妈妈,6年里,生了3个姑娘。她又要上班,又要喂奶,所以,上班时,她就用宽布条把我绑在身上,一手拎奶瓶、尿布和上班用品,一手打伞,怕我晒着或淋着。
铁路局是个庞大的系统,医院、学校、幼儿园、哺乳室全都有。妈妈把我送到哺乳室,吃的,用的一起交给阿姨,然后,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跑来给我喂奶。
哺乳室里的孩子都爱哭,永远地嗷嗷待哺。听说唯有我瞪着双大眼睛,看树影婆娑。路过的姐姐和阿姨们都喜欢得不行,纷纷抢着来抱我。
一位姓周的阿姨,一辈子见到妈妈都只说这一件事:“小丽丽跟别的孩子不同啊,她不哭,瞪着双大眼睛看树叶。”她可不知道,妈妈后来把我送到幼儿园,别的孩子哭两天就适应了,我一哭就是一个礼拜,而且是从早哭到晚。我现在想,也许是因为那个幼儿园里没有树和树叶吧。
我在幼儿园里不停歇地哭了一个礼拜以后,把园长和老师都逼疯了。她们让妈妈想想办法,别哭坏了孩子的身体,不行就接回家去吧。第二天,姥爷就来到幼儿园,把我接回了家。姥爷从此担当起了照顾我的职责,我也就成了姥爷名副其实的“小尾巴”。
姥爷个子不高,偏瘦,象征性地拄个拐杖在前面走;我个子也不高,麻秆一样瘦,晃晃悠悠地跟在姥爷的后面。我们一前一后地去买菜,姥爷提起菜篮子,忘了拐杖,我在后面拄着比我还高的拐杖跟着。
老人走得慢,小孩比老人走得更慢。我们一前一后地去捞鱼虫,姥爷提着水桶,我扛着渔网,红通通的鱼虫让我们俩都欣喜若狂,赶紧跑回家把鱼虫放到鱼缸里,满意地看着鱼儿张开大嘴狂吃。我们还一前一后地去领工资,那是每个月最殷切盼望的日子。到了窗口,姥爷把我举起来,我递上姥爷的私章,领来姥爷38元2角的工资。
我们又一前一后地直奔糖果店,这一次,我在前,姥爷在后。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糖果店的售货员,每天能看到、摸到那么多的糖果和点心,不吃都高兴。
姥爷去洗澡我跟着;姥爷去理发,我也跟着;姥爷去会朋友,我更要跟着;有时候,姥爷去上厕所,我还是跟着,那时候我们居住的大院附近只有一个公共厕所,我们分别站在男女不同的队列里,排队等候进去,谁出来得早,谁就会在外面等着对方,一起回家。
我最开心的就是坐在姥爷腿上,问他那个问了成千上万次的问题:
“姥爷,你喜欢我多还是喜欢大姐二姐多?”
姥爷每次都像第一次回答一样,认真地举起双手比划着大小:
“我喜欢你这么多(比较夸张地),喜欢你姐姐这么多(缩小了一半以上)。”
从离开幼儿园开始,我就不再跟妈妈睡觉了,正儿八经地搬到了姥爷的大床上。
摘自《姥爷》蒋雯丽著
新闻推荐
每过一段时间单调的生活,我总是喜欢来些变化,或者可以去寻找一些变化,闺蜜们说我是闲不住的人,工作的时候一直给人感觉很拼命。实际上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懂得享受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