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中央外宣办组织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周报、中国网等多家媒体记者团,来我县集中采访扶贫开发工作。省扶贫办副主任陈先德及县领导张义明、夏远生、俞成山等陪同。
中央外宣办采访团记者一行先后来到合肥立华畜禽有限公司、造甲乡宋岗村、水湖镇李杨村,实地详细采访我县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并车览了北城新区和下塘工业园建设情况。采访中,中央媒体记者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录音设备,记录了我县扶贫开发取得的可喜成果。
合肥立华畜禽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国家各项政策及扶贫资金的帮扶下,以大棚养鸡为主导,立足双墩,辐射全县,打造了15个年出栏百万只的养鸡专业村,带动了4000多名农民脱贫致富。在该公司,记者们深入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公司+农户的运作情况。
造甲乡宋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2008年实施合肥市首批整村推进项目,该村着力推进扶贫开发,不断拓展资金互助合作领域,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同时,该村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实施产业扶贫,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来到这里,记者一边听取介绍,一边游览群众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并深入林下养殖产业园,实地了解农户脱贫情况。草莓,一直以来是我县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规模已达20万亩,带动受益农户20多万人。在水湖镇李扬村草莓大棚内,中央媒体记者,一边品尝新鲜可口草莓一边听取介绍,现场采访了种植大户和县草莓协会负责人,了解我县推进草莓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成效。
长期以来,我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各项工作的切入点,确立了“快工强县、优农富民、三产兴城、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三化一”工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以及民生工程)。在民生工程方面,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就医、就业、住房等问题,自2007年全省启动实施民生工程以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32.7亿元,受益人数达400多万人次。2012年一举脱掉贫困县的帽子,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
(任芳)
新闻推荐
孟凡余是义井乡红桥村人。早在1992年,他就创办了一家预制厂。但是,由于顾客赊账、拖账、欠账,他最终放弃了这个企业,像别人一样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通过一番打拼,勤劳能干的孟凡余积累了财富,更充实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