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这里古代农耕是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模式,而如今的旬邑农民农业生产、产品销售、日常生活已悄然迈入“鼠标一点,轻松一天”的网络时代。
网络成为农业生产的“好帮手”
4月2日一早,我们在原底西头村李国强家见到了村上十来个苹果种植大户,他们没去果园作务,却在淘宝网上淘东西。“现在正在网上秒杀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农药,效果很好,很适合生产绿色无公害苹果。趁这机会我们团购,光这一种一家就能省100多块钱哩!”“现在网上的农用物资真是太全了,好多新工具、新农药咱这儿都没有,但我们通过网络却能第一时间用上,才能务出形正、色艳、质脆的优质苹果。”站在一旁被称为“花甲淘宝达人”的王拴娃急切地说。晚8点左右,在张洪镇秦家村秦宏远家,只见他在电脑旁轻点鼠标,专心学习春季果园清园、施肥、剪枝、花期管理等技术要领。据了解,目前全县有近万户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技术,网络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新途径,有效解决了科技到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网络成为农产品销售的“好副手”
4月3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丈八寺镇苏村“金鑫”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战战收到了一条银行业务短信。他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说,前几天,无意间发现微信朋友圈中云南一个客户急需一车富士苹果,我们联系后,他现在已把钱打过来。据悉,旬邑是中国苹果之乡,现有优质苹果50万亩,去年总产量52万吨,通过网络销售占20%以上。
马栏镇马栏村地处深山,交通不变,这里没有工业污染,光照充足,生长期长,生产的土豆肉质亮黄,淀粉含量高,且耐储存,是绿色无公害食品。然而,信息闭塞,以前销售不畅。经常外出,头脑灵活的村主任杨富利曾在2012年用微博销售了千吨滞销土豆,现在他的老客户都提早签订了销售订单,“马栏山”牌土豆已成了客商的抢手货。旬邑农民从“提篮小卖”已跨进网络时代,在家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网络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好助手”
走进太村镇文家村文化朝家,只见他坐在电脑前,先是查看了前天给家人购买的衣服、物品物流情况,正要看天气状况,他12岁的儿子正从学校放学回家,就一头扎在电脑旁,快言快语地说:“今天我们正学习红军长征的文章,老师让我们在网上查阅有关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小故事,下午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文化朝笑着说:“自从家里买了电脑、装了宽带,家人购物、查阅资料、浏览新闻真是方便多了,就连精神生活也丰富了许多,真让我们农民也快步迈入了信息时代。”
“你瘦了,一人在外要注意身体,吃好点,家里的事情别惦记,我和你爸身体都好着哩!”湫坡头坪坊村豆玉萍正和远在广州打工的儿子微信视频拉家常报平安。
随着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旬邑农民的生活理念、消费方式、文明程度等正在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乡二元化的一体化进程。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有线电视用户与“十一五”末相比,分别增长15%、45%、38%、56%。(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鹿韬)和朋友一起玩耍不小心扭伤胳膊,却一直浮肿,经过医院的检查,乾县临平镇15岁的王林涛被诊断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自此,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1月份,王林涛在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