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对于改善城市市容市貌,其必要性应当说没有人不予认可,但整治行动实施起来又似乎都在“艰难前行”。虽然过程中有取得一些成效,但“脏、乱、差”问题仍不时反弹,为广大市民所诟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因此,对付市容“顽疾”,大家特别希望政府部门能切实强硬起来,有所作为。
城市的发展是向前的,要想城市的明天更加美好,市容环境也应与之相匹配,要变得更加干净、整洁、美丽,不能拖城市发展的后腿。因此,政府在抓工业抓经济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对市容环境的整治。近年来,政府部门时不时会开展一些专项整治行动,但因为工作措施不持久、基础设施较差、长效机制跟不上等种种原因,以及整治中涉及的少数利益小团体或个人负隅顽抗,思想意识和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切实转变,造成整治成效不显著,容易死灰复燃。
诚然,市容环境涉及面广、易反复,治理难度大,要实施有效整治,确实举步不易。但政府部门不能因此放软手脚,相反的执行力度要更加强硬起来,对一些屡整不改、屡治无效的市容“顽疾”,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动真格,打持久战,争取市容环境整治的最终胜利。
我们常说,城市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广大市民生活在这个城市中,都有责任维护城市的市容环境,为城市干净整洁出一份力。不能为了自己方便和个人利益而乱扔垃圾、乱停乱放、乱摆乱卖,成为市容市貌整治的绊脚石。因此,政府部门在开展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广泛调动社会和广大市民的参与积极性,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形成良好氛围。而对于屡教不改、不愿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的一类人,同样要采取必要的强硬措施来纠正和惩治。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整治才能顺利实施,改革才能深入开展,城市的明天才能越变越好。
新闻推荐
——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梧州加快崛起综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