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祝琳黄金铭一个地区发展的源动力是什么对当前

来源:梧州日报 2014-10-15 00:1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梧州加快崛起综述(二)

本报记者 祝琳 黄金铭

一个地区发展的源动力是什么?对当前的梧州来说,答案不言而喻——继续按照“东向”战略部署,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激发内生动力,舞起西江经济带的龙头,演绎好粤桂跨省合作的“春天的故事”。

“东向”战略扩大“洼地效应”

从地理位置看,梧州是广西连接改革发展前沿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资源禀赋、交通优势明显,更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核心。

作为发展规划的核心,历届党委、政府思路清晰: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结构是地区产业之间关联的动态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梧州市坚持实施“东向”战略,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向东看、向东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主动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一脉相承的发展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根据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城镇空间分布、立体交通体系、工业发展基础和环境资源条件,梧州市以发展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以西江经济带为“轴”、沿江南北两岸为“翼”,围绕“一带两翼”总架构和“雁行阵势”产业布局,以一年建设一个园区的“梧州速度”,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工业经济圈。西江两岸,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梧州工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快速崛起,2013年全市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49亿元、工业增加值136.25亿元,形成了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协调衔接互补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从广东深圳转移过来的大型电子科技企业,由于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在梧州工业园区投资10亿元建设集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电子创业、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鑫华通电子信息科技园。该公司总经理赖禄发说,企业转移梧州,除了看好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外,更看准梧州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科学决策与坚定决心。

确实,梧州市在打造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中,瞄准产业链核心大力招商引资,相继引进盛意达电子创意文化城、安富利电子产业园、泰旺电子科技手机配套、熹盈电子手机零配件、广西微软创新中心、中兴梧州智慧广西云数据中心、粤创裸眼3D生产基地等一批下游应用项目,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

“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也是梧州工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各园区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集聚,形成了再生资源、电子信息、陶瓷、食品医药、林产林化、船舶机械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市工信委主任曾健勇介绍。

融合发展打造新增长极

“东向”战略让梧州尝到了甜头,在过去几年里多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名列全区前茅,生产力布局优化带来的巨大源动力日益显现。在改革发展中特别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只有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才能打造融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一极。

藤县顺舟造船有限公司是2009年创办的企业,目前具有可造船身长90米船舶的二级三类资质。尽管去年底以来造船市场低迷,但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生产订单排到明年上半年,还陆续有船东或企业前来洽谈业务。该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李美朝说,公司造的大型船舶大部分销往广东,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造船、水运将让区域间更进一步融合发展。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藤县及周边县(市)港口货物增长迅速、水运成本优势显现等,该县造船业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仅六家大型造船企业完成产值就超过了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

除了藤县的造船业方兴未艾,梧州市根据本地资源、周边城市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建立起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再生不锈钢、陶瓷、食品医药等“五园八区”,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产业发展布局。

当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发展平台之一的总体规划获得批复,梧州市与广东省肇庆市融合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试验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资源型产业、物流及生产性服务产业、旅游养生及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六大产业。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试验区开发建设面积将分别达到15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和14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50亿元、300亿元和1000亿元,加快形成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新增长极。

创新驱动绘就发展蓝图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平台,为梧州、肇庆乃至沿江城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需要我们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探索“转型发展、内生增长,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协同带动各项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市委书记黄俊华、市长朱学庆曾在多次会议和调研中强调,梧州坚持走绿色低碳路子,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发挥了“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品牌优势。依托生态优势,在项目建设上给予倾斜、在管理体制上突破壁垒、在建设模式上大胆创新、在政策体系上形成特色,梧州要致力建设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省际合作机制创新区、东西部合作示范区。

西江黄金水道百舸争流,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基础设施施工热火朝天,新落户企业抢抓时机加快建设,试验区发展风生水起。市粤桂办相关负责人说,上半年试验区入驻企业增加到6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4.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7.87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8.24亿元,微软、比亚迪、国光电子、中兴等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已率先进驻,中节能环保产业园、丰冠风光能生产项目、前沿科技3D打印生产项目、丰歌低碳快装房生产项目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生产项目正加紧洽谈。

这是动人的序幕,区域合作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展开。市委、市政府统筹发展“一盘棋”,充分利用区位、交通、生态等叠加优势,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扩大“洼地效应”,吸纳东部资源、技术和产业,寻找国家重点扶持、潜力大、产业链长的产业、企业落户,更加注重产城共兴,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发展实力,推进产城互动,实现“以城养园、以园促城”,并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壮大第二产业总量,提升第三产业比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加快建成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万秀区通过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辅导开展一

万秀区持续推进作风建设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祝琳黄金铭一个地区发展的源动力是什么对当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