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寿但不健康该反思生活方式□ 唐传艳

来源:河池日报 2015-07-03 15:25   https://www.yybnet.net/

 

据《健康报》报道,一份关于全球188个国家301种急慢性疾病和伤害的最新研究报告中显示,虽然中国人寿命有了不少增长,但由于非致死性疾病患病率和伤害发生率下降速度低于死亡率下降速度,我国居民处于带病生存状态的时间更长。

生命既要有长度,更要有质量。人若是被病痛所折磨,需要隔三差五跑医院,靠药物甚至靠各种导管来维持生命,这样的长寿就不值得羡慕。

然而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去年的一份研究显示,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1.35岁,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但健康寿命却远低于这些国家。发达国家的国民“活着”和“健康活着”的年岁相差10岁左右,而北京人却相差18岁左右,也就是说,寿命虽相当,但不健康的生存状态比别人长了8年。这组调查数据,更能说明国人长寿但不健康的尴尬现状。

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差?首先可能与生命和健康观念不同有关。“好死不如赖活”是很多人的想法,这样的观念和做法,不仅影响着就诊习惯,也最终决定了生命质量。有调查显示,国人看病的钱多数花在临终前的治疗上,这说明,健康投入太靠后,预防和早期治疗做得不够,是国人长寿但不健康的一大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也许不在医疗方面,而在生活方式上。久坐、缺乏锻炼、烟酒过度、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等,这些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常见,对健康和生存质量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此次调查的一些数据,也说明生活方式对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腰痛、颈痛、糖尿病、年龄相关性及其他类型的听力损失,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生存的前5位原因。其中最突出的是,我国颈痛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35.5%,糖尿病高出15.2%,差别如此之大令人深思。这些疾病无不与生活方式有关,比如过度使用电脑导致颈痛、缺乏运动导致糖尿病高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造成国人长寿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这为我们提高生存质量指明了方向,说明只要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则“活得久”和“活得好”完全可以兼得。

新闻推荐

工信部督促相关企业: 年内流量宽带资费务必下降30%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华晔迪

 

高亢)

 

工信部6日召开关于提速降费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峰在发布会上督促相关...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长寿但不健康该反思生活方式□ 唐传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