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丁明达和他的红色收藏

来源:宣城日报 2015-08-07 23:56   https://www.yybnet.net/

丁明达向记者介绍自己的藏品。本报记者 叶竞文 摄

早就听说泾县丁家桥镇丁桥村有个红色商标收藏家,记者近日驱车来到村口,随意向一位村民打听,他果然熟知此事,并把记者带到了丁明达的“中国红色商标展览馆”——位于丁桥村丁桥组21号的一间普通民房。

“红色商标红天下,香墨宝书香中华。”刚走到展览馆门前,一幅醒目的对联即刻映入眼帘。“这是我自己撰的词,然后请村里人书写的。”丁明达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内容高调了点,但这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把展览馆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红色收藏展览馆之一,让更多人了解一段红色记忆。

推门而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授予的“红色收藏展览馆”和“中国红色商标展览馆”牌匾赫然在目,这是去年9月中国收藏家协会授的牌。四下环顾,只见12个三层展柜排成两行,两千多枚五颜六色的商标陈列其中,令人眼前一亮。“这些只是我红色收藏的一小部分。”丁明达说,由于场地狭小,很多红色收藏还来不及整理。“粗略估计一下,总共有两万多件藏品”。

聊起收藏红色商标,丁明达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今年64岁的丁明达曾是丁家桥镇一家乡镇企业销售人员,很早就涉足邮票、旧书等纸制品收藏。“收藏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收藏应该有个方向和专题,否则很难做大做强。”丁老回忆说,从1993年起,自己就将收藏方向确定为红色商标。

据丁明达介绍,所谓的“红色商标”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商标主要位置均印有毛主席语录、革命口号等内容,产品类型丰富,设计形态多样,很多都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从电焊钳、电工刀、橡皮膏,到烟酒糖酱醋茶等副食品,无所不包。由于随用随弃、收藏条件差和存世量稀少等原因,红色商标与其他藏品相比更显珍贵。

为了丰富自己的藏品,几十年下来,丁明达走南闯北,通过蹲点交流、上门换购、网淘等方式,收藏各类红色商标及说明书、合格证、装潢广告、设计图纸、包装物等在内的衍生物。“从北京、天津到上海、无锡……全国各地几乎跑了个遍,周边一些近的地方更是经常去。”丁老回忆说,虽然四处奔波有些劳累,但自己乐在其中。“这么多藏品中价格最贵的是商标设计手稿。”丁老指着手稿兴奋地介绍道,这是2003年在北京古玩城买的,总共花了一万多元钱。

如今,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下,丁明达的红色收藏展览馆已慢慢成为许多游客到泾县游玩的一处小景点。仅今年7月1日正式对外免费开馆以来,展览馆就有上百名游客和村民前来参观。而谈及将来的打算,丁老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自己准备对所有的藏品进行整理归类,同时尽可能扩大展览馆的展厅规模,让更多前来观展的人能回顾历史、了解知识。

新闻推荐

“西安单车王”王相贤单骑走宣城

王相贤是谁?你可能不认识。但如果百度一下,你会发现他竟然是个“名人”。的确,经过多家媒体报道,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花甲老人王相贤似乎成了“公众人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丁明达和他的红色收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