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振兴
“何光锋,53票;何东,49票;何忠,48票……”
10月24日上午,“全国文明村”横县马岭镇振兴村委龙山屯,村民们正在围观本年度龙山屯“十星级文明户”民主评议的投票结果。村民何光卫的妻子黄阿姨坐在喧闹的人群中,十分惭愧,他们家落选今年的镇级“十星级文明户”。
2013年,龙山屯在横县率先试点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虽然全屯只有60户,但想争得“十星级文明户”的荣誉也非易事。凭着厚实的家底、整洁的环境与和睦的邻里关系,何光卫家被评为龙山屯首批7户“十星级文明户”之一,“家门口多了块10颗星的牌子,亲戚朋友来了都要夸赞几句。”黄阿姨说,前年得了今年没得,这面子上是有些“过不去”。
“根据市里的要求,我们对星级文明户实施动态管理。”横县文明办主任零余君告诉记者,星级文明户必须过“民主评议”这一关;对于已经获得荣誉的农户,该县还组织专人进行跟踪调查,“如果发现有哪项不符合标准,‘撤星降级\’在所难免。”
自家到底是哪一项不符合标准?在尚未“撤星”之前,黄阿姨自己就琢磨开了:今年大半年时间,她都在家里摘茉莉花、带孙子,环境卫生搞得不如去年好,再加上去年没评上的人家都在努力,自家落选也就在所难免了,“今年我得再加把劲,把‘光荣匾\’再挣回来。”
落选的黄阿姨在反思,而在江南区江西镇锦江村委根竹新坡,从未获得过星级文明户荣誉的村民李玉带一家也开始“眼馋”。“看人家‘十星级文明户\’,家门口挂了金光闪闪的牌子,村口还竖着大红色的光荣榜,多美气!”
参观了村里几家星级文明户,镇村干部也帮着分析,李玉带慢慢察觉到了其中的差距:一是好多文明户的房前屋后、阳台院落都种满了花草,打理得也很漂亮,自家却少了几分绿色;二是全家人平时很少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而“文化传播星”的评选标准写得很清楚,“积极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参与组织开展村里各项文体活动”。
“十星各有侧重,但我们把‘勤劳致富星\’‘清洁卫生星\’等‘五星\’作为评比达标的基本条件,这‘五星\’中缺失一星,就不能参加其余星级的评比。”江西镇宣委汪春玲解释说,江南区把星级文明户评选与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力图通过星级文明户带动周边村民参与生态乡村建设、改善生产生活面貌。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星级文明户评比的积极性,江南区落实南宁市“星级文明户”奖励政策,对城区级“十星级文明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在教育、计生、惠农工作等方面给予优惠。不过,对于在江西镇扬美古镇景区经营旅游项目的村民梁彩丽来说,奖励政策尚属次要,“十星级文明户”逐渐成为她带头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据梁彩丽介绍,文明户的星级牌更容易取得游客的信任,想在景区开农家乐、旅游商店的村民纷纷参与评比。2014年,扬美古镇所在的杨美村1234户村民中,有1121户参与了星级文明户评选。
“评比只是手段,文明才是诉求。”南宁市文明办主任韦茵说,精准分析、动态管理、以点带面,是该市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积累的宝贵经验。“目前,星级文明户评比工作已在我市广大农村全面铺开。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政策,发挥文明户的带头、示范作用,为首府生态乡村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新闻推荐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1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设立10年间,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城市和...